丁锡祉,男,中共党员,教授,曾任所长,吉林省民盟常委,著名地理学家、地貌学家,1916年4月出生于浙江吴兴(现湖州市)。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理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1939年就读浙江大学研究院史地研究所地貌专业研究生,1942年毕业获硕士学位,1945年晋升为教授,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工作期间先后任中央地质调查所实习调查员,贵州大学和西北大学讲师,东北大学副教授,清华大学副教授,上海师范专科学校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地理系主任、学校教务长、校长助理、校党委委员,兼中科院东北地理研究所(原长春地理所)所长,中科院成都地理研究所所长。曾兼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地理学报编辑委员、中国科学院论著业刊地理学组编审委员、中国地理学会长春分会理事长等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1958年8月组建了由丁锡祉先生为组长的东北地理所筹建小组,9月30日吉林省省长栗又文任命丁锡祉先生兼任东北地理研究所所长。东北地理所在建设初期,主要采取“以系(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带所”的方式开展工作,设置了4个研究室,丁锡祉教授还兼任了地貌研究室主任。作为东北地理所的创建者和学科奠基人,对研究所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使研究所逐步发展成为东北地区的主要地理科研基地。
作为东北地区地理研究的主要领导者和组织者,对地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开拓性的作用。首次倡导开展沼泽学研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沼泽研究室。1958年12月中科院在北京召开地理学专业会议,竺可桢副院长到会讲话时,第一次提出全国地理研究机构要合理分工,各具特色的问题。丁锡祉先生根据院领导的要求和东北地区发展的实际,立即着手组建了沼泽研究室,明确了沼泽学的特色研究方向。1960年初赴北京通过水利部副部长冯仲云,邀请苏联专家伊万诺夫博士来长春讲学。1960年4月9日—14日,由东北地理所与东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在长春召开了“全国沼泽研究学习讨论会”,来自全国20多家单位50余人参加了会议,邀请伊万诺夫博士为会议做了沼泽及沼泽水文学的学术报告,苏联地貌学家尼尔斯卡娅介绍了苏联沼泽地貌研究工作,东北地理所向与会人员散发了自行编集的“沼泽研究参考资料”。此次学术会议,为我国开展沼泽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他的主导下,1960年6月以东北地理所为主体,开展了吉林西部沼泽调查,人民日报以头版头条作了报道,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地理学界引起极大反响。自此,确立了东北地理所沼泽研究为主体的研究方向和学科特色。经过60年的发展,东北地理所已经成为我国从事沼泽与湿地学研究的重要机构。
丁锡祉先生确立了东北地理所开展冰缘学的研究方向,并且在他的带领下,对冰缘地貌的涵义(包括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与论述,奠定了我国冰缘地貌学的研究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东北地区气候地貌学的研究重点应放在地貌的地带性规律、冻土、冰缘地貌、半干旱地貌营力以及第四纪冰川冰缘等问题上,为我国气候地貌学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此外,系统开展了东北地区地貌类型和第四纪地层的划分研究,首次论证了“白土山组”地层的成因。在他的领导下,组建了我国最早从事冰缘地貌研究的队伍,撰写了我国第一篇冰缘地貌直接服务生产建设的论文和报告。主导和推动了冰缘地貌、泥炭沼泽、黑龙江综合考察等科学研究和资源调查工作。
丁锡祉先生不仅重视科研事业发展,而且非常注重科技实践。他在开展冰缘地貌研究的同时,就意识到,学科的发展必须结合国民经济建设任务。因此,冰缘地貌研究紧密结合东北冰缘地区道路工程建设的冻害防治和森林更新等问题开展工作,为解决冰缘地区的工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丁锡祉先生十分注重黑龙江流域地貌条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研究,他主持完成的吉林省地貌区划,首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吉林省地貌特征、发育规律及其与工农业发展的关系。他主持开展了东北地区地貌区划和东北西部自然地理条件的综合考察研究,为东北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他还积极倡导并亲自指导矿砂地貌的研究,总结了矿砂普查勘探方法和矿砂图编制方法,同时结合港口和海岸开发利用的需要,对辽宁省海岸地貌进行了研究,阐述了辽宁省海岸线是复式海岸的学术观点。
丁锡祉先生不仅是著名的科学家,还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生忠于党的事业,勤勤恳恳为人民,谦虚谨慎、严于律己、作风严谨、平易近人,生活简朴的品德深受人们的敬仰。在长期的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崇尚真理,注重实践,勇于探索,在地理学、地貌学等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也培养了大批地理学人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用自己的知识、智慧和一生的努力,为我国地理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丁锡祉先生于2008年2月18日逝世,享年9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