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概况
区域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学科组群)面向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需求,重点研究新时代东北地区城市转型与新型城镇化途径、现代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国土空间规划、区域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在东北区域发展理论和实践方面形成了雄厚的科研积累,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定位与目标
以探索老工业基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规律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机理为核心,以区域城镇化、老工业城市改造、资源型城市转型、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产业结构与优化布局、东北亚区域合作、国土空间规划、区域水土气环境污染与修复、重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为重点,为国家与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城市与乡村地理
研究区域城镇化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老工业城市改造与资源型城市转型、都市圈与城市群空间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土地管理与乡村空间优化、黑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等。
研究方向二:经济地理与东北亚区域合作
研究老工业基地经济地域系统演变规律、人口和经济与资源环境耦合机理及环境效应、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布局、新经济因素与区域创新、绿色发展模式等;研究东北亚毗邻国家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探索东北与俄朝蒙边境地区经贸合作、环境保护、文化交流、对外开放策略等。
研究方向三:国土空间规划与环境影响评价
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国土空间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包括城市与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规划、环境规划、旅游规划等);开展各类重大建设项目和行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农业生态环境评价等。
研究方向四:大气数值模拟与区域发展
研究区域气候变化、大气污染、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机制及数值模型研发;结合数值模拟和人工智能评估气候变化、极端气候和空气污染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人群健康等区域发展的影响;开展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研究;研究碳中和背景下人工智能在区域生态环境和农业健康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研究方向五:土壤健康与环境修复
开展东北黑土地农田土壤标记物(同位素/稀土)示踪方法、季节性冻融作用对土壤养分循环及典型污染物环境行为等研究;开展区域水土环境修复与保护、典型污染物快速识别及农牧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研究方向六:寒区环境污染过程与控制
研究寒区新污染物迁移转化、毒性、风险及阻控,农业农村废弃物高效资源化利用;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减排与治理、区域空气质量与气候模式的发展和运用、大气环境化学和室内空气污染的健康效应。
主任:张平宇
副主任:于泳 刘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