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理所在气候变化对全国红树林湿地分布及碳汇影响方面取得进展
结果表明:1)影响中国红树林适宜性的四个关键因素是:最冷季节的气温、海表温度范围、等温性和年降水量;2)在21世纪末,红树林将向北扩展2至2.5个纬度,但互花米草的潜在分布也将迅速扩大,对本土红树林物种构成竞争威胁;3)通过将潜在红树林分布区的沿海农田和养殖池塘设为恢复区,红树林碳库将比当前增加178.22%至296.44%,蓝碳将比当前增加242.64%至262.70%。本研究可以为中国未来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工程,就目标地点、目标物种和碳汇效益提供宝贵的信息。
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国际期刊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上,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徐琛为第一作者,薛振山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23YFF130001802.2022YFF130090506)、国家自然基金(U19A2042.U20A2083)的联合资助。
图1. 中国红树林当前潜在分布区域:(1.广西省湛江南部海岸和海南省北部海岸,包括东寨港;2.广西省钦州湾和北海港;3. 广东省阳江南部海岸;4. 广东省珠江口;5. 福建省南部海岸;6. 浙江省温州东部海岸,包括乐清湾)。
图2 在未来各气候变化情景下红树林潜在分布区变化。
图3. 三种红树林恢复情景下潜在碳库存和蓝碳的增加。(AGBC指地上生物量碳,BGBC指地下生物量碳,SoilC指土壤碳,BlueC指蓝碳)。
论文信息:Xu Chen, Xue Zhenshan *, Jiang Ming, Lyu Xianguo, Zou Yuanchun, Gao Yi, Sun Xiaoyu, Wang Dan, Li Ruxu, Simulating potential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habitats and carbon benefits of mangroves in China, 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2024. 54. e03048.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gecco.2024.e03048.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