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中央副主席杨震一行到东北地理所专题调研黑土地保护研究工作
2021年7月27日-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杨震率农工党中央调研组到东北地理所,开展“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 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供给保障能力”专题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到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科院辽河源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考察,实地调研研究所在东北黑土地保护方面的研究和示范工作进展情况。东北地理所副所长李秀军、武海涛等陪同了调研。
27日上午,杨震调研组一行在东北地理所内考察了中科院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调研了黑土区盐碱地高效治理、东北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培育、黑土地地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科研成果。期间,梁正伟研究员系统介绍了在苏打盐碱地以稻治碱改土增粮,以草治碱顶级植被修复等方面取得的亮点成果,并介绍了“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大安示范区的建设规划及示范技术与模式情况。马驷骢博士详细介绍了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并围绕“秸秆覆盖、条带休耕、机械种植”等特点并就相关技术的研发过程、与国际的接轨情况及推广应用动态进行了深入讨论。于慧博士围绕利用分子设计育种手段,解决大豆育种产业面临的“卡脖子”问题,就大豆分子设计育种研究和新品种培育进行了介绍,并展示了相关品种样品。
梁正伟研究员受邀参加了27日下午召开的专题座谈会,作为科研院所科技人员代表详细介绍了黑土地保护工作的相关研究进展、取得的经验、需要推动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并对吉林省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提供粮食供给保障能力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28日上午,调研组一行专门并赴位于辽源市东辽县的中科院辽河源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实地考察长白山区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和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宋凤斌研究员详细汇报了辽河源基地生态农业发展理念,以及依托基地开展的相关科研项目实施情况;结合中国科学院牵头组织实施的“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向调研组有针对性的汇报了辽河源基地承担的“山水林田湖一体化生态修复示范区”建设工作进展情况,重点示范展示了“以矮秆密植作物为主体的粮豆轮作模式、水源涵养林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技术模式、坡耕地退耕还林与林下植物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模式、农业面源污染多级过滤综合治理技术模式以及生态高值特色经济植物高效开发与利用模式”等五个模式和“智慧农业信息精准服务平台”、打造的生态农产品品牌“盛太吉”企业化运作情况。
调研期间,杨震一行充分肯定了东北地理所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因地制宜、综合施策,为高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黑土地方面提供的重要科技支撑作用。农工党中央参政议政部部长王素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院长任发政,农工党中央委员、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杨增权,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粮储局原局长赖应辉,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相关部门同志参加调研。农工党吉林省委会主委、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秦海涛,农工党吉林省委会专职副主委梁冬梅等陪同调研。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