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炭地保护恢复研究与我国重要湿地成果发布”研讨会在武汉成功召开
泥炭地碳储量巨大,对于减缓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开展泥炭地保护管理视作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11月10日,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期间,“泥炭地保护恢复研究与我国重要湿地成果发布”研讨会成功召开。作为东道国系列重要活动之一,会议聚焦我国泥炭地保护的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研讨,旨在推动我国泥炭地学的理论体系构建和泥炭地恢复技术的快速发展,服务国际履约,助力实现“双碳”战略。会议同步进行了湿地领域重要成果的发布与推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作为指导单位,由国家湿地研究中心和中国林业出版社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国际湿地研究联盟、地球观测组织(GEO)承办,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250余人参加了会议。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鲍达明副司长出席会议并致辞。鲍达明对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了祝贺,同时高度评价了国家湿地研究中心和林业出版社近年来在泥炭地保护与恢复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认为相关工作积极推动了我国泥炭地学的理论体系构建和泥炭沼泽湿地保护恢复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林业出版社总经理李凤波出席会议并致辞。
鲍达明副司长致辞 武海涛主持会议
学术研讨阶段,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姜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常务副校长王艳芬教授、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于子成研究员、《Wetlands》期刊主编、美国北达科达州立大学Marinus Otte教授、英国班戈大学Christian Dunn教授等专家学者聚焦泥炭地保护的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问题,围绕全球泥炭地的分布与碳动态、中国泥炭地的变化及适应性管理策略、青藏高原高寒泥炭地甲烷代谢与调控、泥炭地保护与湿地立法、泥炭地保护与恢复技术等开展了深入交流。
学术报告现场
泥炭地保护战略研讨阶段由姜明主持。于子成研究员、地球观测组织(GEO)秘书处项目官员Laurent Durieux先生、褚文博女士、东北师范大学盛连喜教授、西南林业大学田昆教授、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王学雷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蔡庆华研究员等专家分别发言。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泥炭地作为珍贵的战略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系统,急需开展优先保护和恢复。未来需要联合国内外优势力量,加强数据整合与技术创新,开展全球泥炭资源调查和碳库功能评估;开展泥炭地的分类分区保护,强化高寒、高纬冻土区等气候变化敏感区的泥炭地保护研究;揭示不同类型泥炭地生态系统的形成与维持机制;解析泥炭地退化过程与关键驱动因素,开展基于过程的泥炭地生态修复研究;坚持系统理念,开展流域尺度多因子驱动、多目标兼顾的退化泥炭地生态修复技术研发与示范,特别关注泥炭地固碳、生物多样性维持和水源涵养功能的恢复;提出基于自然的我国泥炭地生态修复方案,并开展长时间尺度的泥炭地修复工程效果监测评估,从而为实现我国“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目标提供科技支撑。
战略研讨现场
武海涛主持了成果发布阶段。发布会通过视频展示了《中国沼泽志》(第二版)、《生态学透视:湿地生态学》、《湿地光影丛书》和《湿地中国科普丛书》四项重要成果的主要内容及其科学和科普价值。成果主要完成人共同进行了新书揭幕。新书系统展示了我国在湿地资源调查、湿地科学体系建设、湿地科普宣教等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为湿地保护修复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重要湿地成果发布
本次会议对于加快推动我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已被CCTV、国家林草局网站、中国网、科学网、中国绿色时报、长江日报、经济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和转载,得到湿地保护与恢复领域专家学者、相关管理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