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晚报】湿地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在长春召开
8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东北地理所)迎来了六十年华诞。来自国内外120余家国际组织、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世界各地30余位校友代表和东北地理所历任老领导、现任领导班子、在岗职工和研究生共400余人相聚长春,共同见证了东北地理所六十周年庆典。同期,湿地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亚洲湿地大会、第三届中国湿地论坛在东北地理所隆重召开。
据介绍,过去60年来,东北地理所取得了一批独具特色的重大科研成果,为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做出了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贡献。在湿地科学领域,率先开始了湿地科学研究,创建了我国湿地科学理论体系,揭示我国湿地形成与发育规律,发现多年冻土区湿地甲烷冻融期“爆发式”排放规律,研发退化湿地恢复和苏打盐碱湿地苇-蟹/鱼-稻复合生态模式;在农业科学领域,阐明了黑土演化过程与驱动机制,首次克隆了控制大豆开花期的最大位点基因E1以及控制大豆长青春期性状的经典基因J,研发和创新集成松嫩-三江平原中低产田治理关键技术、苏打盐碱地顶级植被快速恢复技术、大规模以稻治碱改土增粮技术、作物高光效新型种植模式,育成东北优势作物大豆、水稻和玉米24个新品种。在遥感与地理信息领域,研制机载三频段微波辐射计,奠定了我国卫星微波遥感器研究和应用基础,建设东北地区时空分辨率最高的资源环境信息库。在环境与区域发展领域,查明了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环境背景值,揭示了全国十余个省区典型地方病的环境病因,提出松花江水系环境保护对策,主持编制吉林省、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划。
建所以来,共获得科技奖励213项,其中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4项。迄今,共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200余名。近10年来,研究所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极大加强,承担了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等项目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均获批40项。
湿地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围绕湿地关键物理、化学与生物过程、生态系统演变与环境效应、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与生态保育、湿地水土优化调控与高效利用等国际最前沿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深入探讨。多位院士和国际知名专家发表大会主题报告。在8个不同的分会场,来自世界各地130位专家做了精彩的大会报告,会议期间各位学者就湿地形成、发育与演化、湿地水文过程、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湿地演替及其生态效应、湿地水土调控、湿地生态工程、湿地恢复与资源利用等多个不同的领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当天下午,国家湿地科学技术委员会召开了工作会议。随后,东北地理所联合拉姆萨尔公约(国际湿地公约)组织、国际湿地科学家学会、美国地质调查局湿地研究中心等26家国际组织、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共同发起“建立国际湿地保护联盟”倡议,呼吁加强湿地保护、恢复与合理利用,维护自然湿地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同时,东北地理所与德国乔治-奥古斯特-哥廷根大学签署双边交流合作协议。(高羽报道)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