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李艳华:扎根黑土地二十八载,让中国大豆更“自信”
主人公语
“一定要培育出中国自己的高产大豆种苗,让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农民能够提高亩产,改善农民的生活。”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贾莹莹
同行和领导们称她为“女袁隆平”,她谦虚地说,袁隆平是我的榜样,我这点小成绩远不及他为人类做出的贡献。
农民和粮商们称她为“金豆娘娘”,她害羞地说,我哪受得起那么高的赞誉,看着农民们有了好收成,他们高兴,我比他们更高兴!
在中国的大豆之乡黑龙江海伦市,大豆种植迄今已有百年历史,素有“全国大豆看龙江,龙江大豆看海伦”之说。从小生长在海伦的大豆育种专家、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李艳华,对大豆有着深深的情愫。
进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之初,李艳华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培育出中国自己的高产大豆种苗,让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农民能够提高亩产,改善农民的生活,为国家做出贡献。
正是这样的“初心”,让李艳华为之奋斗至今。李艳华扎根黑土地28年,将青春和热血全部倾注在家乡,数十年如一日与大豆相伴。
她培育出的东生系列大豆品种,大田种植亩产普遍达400斤,甚至有农户种出每亩480斤高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她培育出十多个优质大豆品种,已经广泛种植到黑龙江、吉林以及内蒙古多地,累计推广达5000多万亩,增产20多亿斤,为农民增收40多亿元。
在我国大豆长期依赖国外进口,2017年总进口量多达9554万吨的当下,李艳华无疑让中国的大豆更有“自信”。
破格成为“接班人”
李艳华1966年出生于海伦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90年,她从东北农业大学作物学专业毕业后,回到海伦当了一名“临时工”。
就是这个来之不易的“临时工”,让李艳华有机会与大豆“相伴一生”。
1990年大学毕业时,恰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一位老研究员金振宇退休选接班人,“我的老师对待科研特别严谨和认真,当然对选接班人也十分挑剔。”28年过去了,李艳华对当时老师的要求还记忆犹新,“本科毕业、扎根海伦”。
“20世纪90年代,农业是国家的基础,想提高作物的产量,育种非常重要。”李艳华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之所以老师对接班人有这么高的要求,是因为他有非常远大的理想,希望接班人能够完成他的心愿:通过育种来解决中国人的温饱,解决国计民生的问题。
李艳华学习成绩好、做事认真踏实在学校是出了名的,在金振宇苛刻的选人标准下,三位老师联名推荐了李艳华。在她的再三恳求下,金振宇决定给她一个实习的机会。
实习期间,李艳华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半年之后,1991年,李艳华正式成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
虽与金振宇一起工作的时间只有短短两年,但是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李艳华来说,那时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而老师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深深影响了她的一生。
“失败是常态,但成功绝不是偶然”
如果说刚入所的李艳华是用认真来赢得老师的信赖,那么在后来数十年如一日的育种试验中,“任君虐我千百遍,我仍待君如初恋”的坚持,则来源于她对这份职业的热爱。
“我们的工作就是以失败为主,成功都是意外惊喜。”入所第一天,李艳华就下定决心要培育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种,一个可以让农户大面积种植的品种。
从1991年到2003年“东生1”被审定,李艳华等了12年;2008年,“东生1”被农户大面积种植时,李艳华等了17年。
十年磨一剑,李艳华用了她的“前半生”才等到了“锋芒出鞘”的那一刻。
“育种就像十月怀胎一样,不挺到日子是万万不行的。”李艳华风趣地比喻,杂交需要六年,在此期间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我需要不断按照自己的标准进行“决选”,当然如果有则是幸运,如果没有也非常正常,毕竟成功率只有万分之一。
有了万分之一的“幸运”,李艳华还要经过两年的实验以及相关部门三年到四年的审定,因此,一个成熟的品种需要经过至少十年的孕育,李艳华常开玩笑说,育种比生孩子要难10倍。
很多人说,李艳华是幸运的,在第一个十年,就有了自己的品种。但是在她看来,这种幸运并非偶然。
在李艳华的办公室,常年放着一张倾斜30度角的木质躺椅,一床褥子,一件卷起来的绿色军大衣。
春天播种之前,李艳华至少要在办公室住上20天,将即将播种的植物材料分门别类,根据以往的种植经验和数据,将不同“血缘关系”的豆子进行区分。
夏天杂交期,她需要每天早上3点多起床,在花没开之前做授粉准备工作,避免错过5~7点的最佳授粉时间。
秋天收割时节,白昼时间短,白天室外工作,晚上统计数据。
每年的10月15日之前,她还要去三亚播种,以增加杂交的代数和种子扩繁的数量。
争分夺秒已经成为李艳华的工作常态,只要不是雨天,就是她的工作日。每年她在地里耕种做实验的天数超过150天,远远超过普通农民。
李艳华白天想的是大豆,晚上睡觉想的还是大豆,她常常睡在办公室,与她相伴的除了大豆,还有记录大豆状态的账本。
“我常常把账本放在枕边,突然想起一个数据就拿出来翻看两眼,只有这样我才能睡得踏实。”李艳华笑着说,在培育“东生1”的时候,她有5个账本,每颗豆子的“前世今生”她全能脱口而出。
读懂它,才能“万里挑一”
在李艳华的实验室里,大小袋子绑着不同标签的大豆材料密密麻麻,这些看似外观并无差别的大豆,在李艳华眼里有着不同的血统、外观、个性和语言。
“我们每年都要做200多个杂交组合,组合的时候它们的血缘关系、抗病性、营养品质、熟期、株型长相全都在我的头脑中。”李艳华告诉记者,只有把这些信息在杂交之前烂熟于心,对每一个个体都充分了解,才能预判它们的后代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在我眼中,每一粒豆子长得都不一样,而且声音也不一样。”为了从成千上万个品种中选出最优质的,李艳华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与豆子“对话”。“大豆的声音非常好听,不同品种的撞击声音是不一样的,豆子紧不紧实,压不压秤,后期的表现好不好,通过声音我都能听出来。”就是凭借着这种“超能力”,李艳华与大豆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让她培育的品种不仅亩产高、粮质好、蛋白质含量高,而且加工出的衍生品得到经销商和顾客的青睐。
“只有你心里、脑子里都是它,才能为它这么心甘情愿地付出。”如果说入所之初,李艳华把育种当作一项工作,那么经过不断的“情感交流”,大豆已经成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只有每天都在一起心里才踏实。
然而常年忙于工作的她,却很少有时间陪伴女儿,一提到大豆的成长过程,她总是如数家珍,但是对于女儿和家庭,她觉得亏欠得太多。
28年的育种生涯,李艳华不仅培育出已被相关部门审定的东生系列10个品种,而且正在实验的优质品种已经达到53个。
相关数据显示,李艳华培育的大豆品种在黑龙江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40%,同时我国出口加工的大豆品种,也绝大多数为李艳华培育。
农民的期待就是李艳华的动力,在“东生1”成功培育之前,面对着无数次的失败和对未来的不确定,从未动摇她的初心和决心。
曾经有一段时间,科研经费不足、工资无法保障,企业承诺重金聘请,她一一回绝;为节约科研经费,常年坐50个小时的火车往返于海伦和三亚之间;忙于育种没有时间写论文,直到2015年才晋级职称……
2017年,由于“在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推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果”,李艳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
十几年来,面对高薪她没有动摇,面对挫折和困难她没有放弃,对于待遇,她更是看得云淡风轻。
到乡下为农民答疑解惑,她从不收报酬,在种植过程中,发现病虫害她第一时间告知农户采取措施避免损失。
为了避免农民受到外界不实信息的蒙蔽,她驱车千里只为求证信息真伪。
她将粮商与农民的十几个微信群全部置顶,粮商的主推品种她一一截屏保存,分析该品种优势,并将它设为下一个超越的目标。
28载春秋弹指一挥间,在这片黑土地上,为了找到那颗优质的大豆种苗,李艳华不知道流过多少汗水和泪水,但是肩上的重任和农民期盼的眼神让她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金豆娘娘”是农民们给她起的外号,更是对她最美的赞誉。
未来,李艳华有更远大的目标,她的育种要向早熟区进军,同时要不断提升大豆的产量和提高后期加工品质,让中国的大豆更“自信”,让中国的大豆亩产量超过国际水平。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