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中科院监测长时间序列中国滨海互花米草入侵进程
新华社长春5月30日电(记者 金津秀)记者从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了解到,该所地理景观遥感研究团队首次监测长时间序列中国滨海互花米草入侵动态及空间扩张进程,为开展我国滨海湿地生态治理提供科学参考。
互花米草原产于北美大西洋沿岸,具有较强适应性和耐受能力。20世纪80年代,我国广泛引种互花米草,用于滨海地区促淤造陆和保滩护岸等生态工程,但也导致入侵滩涂、威胁本土植物及水鸟生存等问题。由于互花米草具有极高繁殖能力,适生纬度跨度大,如何及时监测分析其入侵动态与扩张进程,一直是领域内公认的难题之一。
团队负责人王宗明研究员介绍,此次研究历经6年时间,利用长时间序列中分辨率遥感数据,建立互花米草影像光谱和纹理特征库,构建高精度、多要素的长时间序列互花米草入侵动态与生态环境变化数据集,包括1990年、2000年、2010年、2015年四期数据,阐明了互花米草空间扩张进程。
研究发现,截至2015年,互花米草入侵面积达546平方千米,比1990年扩张502平方千米,北起河北、南至广西均有分布。其中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入侵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92%,特别是江苏盐城、上海崇明、浙江宁波成为互花米草入侵热点区域,入侵面积均超过5000公顷。
研究还发现,入侵湿地类型以滨海滩涂为主,占比达93%,其次为滨海盐沼。约三分之一的互花米草分布在7个滨海湿地国家级保护区内。2000年以来,受水产养殖开发、基建占用等人类阻控活动影响,部分区域互花米草面积出现萎缩。
“这说明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仍面临较大压力。”团队骨干毛德华副研究员告诉记者,对互花米草的科学治理及可持续利用研究有待深入,需建立更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数据集,下一步将从生态环境效应及国内外对比分析等角度,完善互花米草入侵演变机制及对策研究。
据悉,相关研究系列成果已发表在《遥感》《传感器》等遥感期刊上。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