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日报】监测到互花米草扩张进程
本报讯 (记者张鑫多 通讯员殷丽娅)日前,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地理景观遥感研究团队首次监测长时间序列中国滨海互花米草入侵动态及空间扩张进程,为开展我国滨海湿地生态治理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互花米草原产于北美大西洋沿岸,1980年~1989年,我国广泛引种互花米草,用于滨海地区促淤造陆和保滩护岸等生态工程,却导致其入侵湿地、威胁本土植物及水鸟生存等问题。由于互花米草繁殖能力极强,适生纬度跨度大,因此监测分析其入侵动态与扩张进程一直是公认难题。
据该所副所长、研发团队负责人王宗明介绍,此次研究历时6年,利用长时间序列中分辨率遥感数据,建立互花米草影像光谱和纹理特征库,构建高精度、多要素的长时间序列互花米草入侵动态与生态环境变化数据集,阐明互花米草空间扩张进程。研究发现,截至2015年,互花米草入侵面积达546平方千米,其中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入侵面积最大,占比达92%。
研究还发现,入侵湿地类型以滨海滩涂为主,占比达93%,其次为滨海盐沼。约三分之一的互花米草分布在7个滨海湿地国家级保护区内。2000年以来,受水产养殖开发、基建占用等人类阻控活动影响,部分区域互花米草面积出现萎缩。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仍面临较大压力。”贾明明副研究员表示,对互花米草的科学治理及可持续利用有待深入研究,需建立更高水平时间和空间分辨率数据集。下一步,团队还将从生态环境效应及国内外对比分析等角度,完善互花米草入侵演变机制及对策研究。
目前,相关研究系列成果已发表在《遥感》《传感器》等专业期刊上。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