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吉林大安盐碱地上的科技“增粮密码”
新华社长春10月5日电(记者李双溪)10月初的吉林省大安市红岗子乡万发村风吹稻浪。大安市兆丰家庭种植农场经理武在洲手握着稻穗说:“利用中科院东北地理所的盐碱地改良技术,今年又是个丰收年。”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简称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在吉林省西部推广盐碱地“良田+良种+良法”三良一体化高效治理与综合利用“大安模式”。
中科院东北地理所高级工程师刘淼在大安市海坨乡互助村盐碱地土壤改良试验示范基地展示改良后的稻田。新华社记者 李双溪 摄
大安市位于吉林省西部,苏打盐碱地较多。2015年,当地农民听说武在洲要在盐碱地上种水稻,都劝他“别折腾了,打不出粮”。
传统改造盐碱地的方法是用水洗盐,武在洲起初也是用的这种方法,但效果不好,2016年种出的水稻叶子上像结了一层红锈,平均亩产不到50公斤。
“那时特别迷茫。”武在洲说,他的家庭农场靠近中科院东北地理所设在大安市的中科院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同是种在盐碱地上的水稻,站里的却长得格外好。武在洲到站里参观学习,向专家请教,学会了用酸性磷石膏改良盐碱地的方法。
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副研究员王明明介绍,大安站推广的盐碱地高效治理模式,采用酸性磷石膏等低成本高效土壤调理剂,降低土壤盐碱度,配合耐盐碱水稻品种等,可实现一次改良投入,多年受益的效果。
在大安市海坨乡互助村盐碱地土壤改良试验示范基地上,中科院东北地理所改良前(上图)与改良后(下图)的盐碱地对照。新华社记者 李双溪 摄
2017年,武在洲在200公顷的土地上使用了该技术后,当年就见到了效果,亩产可达400公斤以上。掌握了科学的高效盐碱地治理方法,武在洲的信心增强了,他又承包了200公顷盐碱地,准备扩大种植规模。
自2021年以来,该技术已在吉林省大安市累计辐射推广70余万亩。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