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融媒】我市改造盐碱地种水稻 实现产量增收
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安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0月7日在我市红岗子乡中科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水田万亩示范区,召开盐碱地“良田+良种+良法”高效治理模式专家现场测产会。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天昊,副市长杨昊谕,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耀光,中科院东北地理所所长姜明、书记苏阳等领导参加活动。
通过酸性磷石膏改良的重度盐碱地水稻产量达到517.39公斤/亩,而未实施土壤改良的水田产量仅为35.16公斤/亩,每亩增产13.7倍。预计每1000亩可收100余万斤粮食。
我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多年来,诸多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在大安开展盐碱地改良试验,取得了一些经验和进展。如今,在吉林省实施“千亿斤粮食”工程的背景下,省内西部地区的盐碱地生态修复治理被寄予更多期待。
我市红岗子乡、海坨乡部分土地属于苏打型盐碱土,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科研专家们持续20多年研究,创建了以酸性磷石膏等高效低成本改良剂构建良田为基础,选种耐盐碱、优质、高产水稻良种为支撑,辅以密植栽培、侧条施肥等配套良法为保障的“良田+良种+良法”三良一体化盐碱地高效治理和综合利用大安模式,实现盐碱地高效可持续利用,增加耕地面积,加速推进我省千亿斤粮食工程。
据了解,我市盐碱地面积近100万亩,专家指出,以生态、高值、低成本为特性的盐碱地快速改良技术的突破,让盐碱荒滩变成良田,不但对增加土地资源储备、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而且有助于开辟一条绿色生态、环境友好的种植业发展新路子。
信息来源:大安广播电视台 《大安新闻》 记者:王立德
编辑:高倩 成雅娟
主办:大安市融媒体中心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