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7颗大豆种下科研梦
“看,这是7颗豆子连成的北斗七星!”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生录取通知书的扉页,由7颗金色豆子串联成的北斗七星造型格外吸引新生目光。
这7颗大豆名叫“东生118”,产自吉林西部的盐碱地,是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冯献忠及其团队用7年时间精选培育的耐盐碱新品种,是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的重要成果之一。
“盐碱卤水硝,谁种谁遭殃”,这是流传在当地农民口中的一句俗语,也是这片盐碱地的真实写照。在吉林省西部有近400万公顷的盐碱地,贫瘠的土壤条件造成了这里曾经的贫困。
2014年起,冯献忠及其团队多次来到这片盐碱地实地考察。考虑到野生大豆可以在盐碱地生长并存活,冯献忠决定对大豆品种进行改良后种在盐碱地里,能改善土壤,还能为农民增收。因此,他和团队着手耐盐碱大豆品种选育攻关。
然而,让“寸草难生”的盐碱地长出“金豆子”,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为了培育出耐盐碱的大豆新品种,团队用2000多个大豆品种进行实验,分别种在中重度盐碱的土壤里,最后能存活下来的只有十几种。于是,冯献忠团队将这十几种大豆作为耐盐碱的种质进行培育。
培育大豆新品种需要经过配置组合、杂交、后代筛选鉴定等过程,按照常规速度,至少需要10年的周期。为了缩短育种时间,冯献忠团队建成了40万个株系的大豆突变体种质资源库和大豆多基因聚合技术平台,还建立了以育种方案全基因组选择设计、育种后代基因芯片选择和加速育种的大豆分子设计育种平台。2021年,团队选育的首个耐盐碱大豆品种“东生118”通过审定。
2022年10月,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查干花镇八家子村中重度盐碱地实地测产的“东生118”迎来了丰收的喜讯。测产结果显示,“东生118”亩产达到150.4公斤,高于全国大豆130公斤左右的平均亩产,成为促进盐碱地增收的“新星”。
近段时间,冯献忠研究团队与多个单位联合开展“大豆计算育种”项目的研究。该项目以智能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支撑,实现作物育种从“试验选优”向“计算选优”的变革性转变。目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高通量植物表型组平台投入运行,冯献忠研究团队与之江实验室合作研发的计算育种平台正升级迭代,团队成员正忙着在全国20多个试验点进行基因型和表型数据的收集。
冯献忠寄语青年:“希望‘东生118’这7颗大豆在给中国科学院本科新生带来惊喜的同时,也能萌发同学们心中探索科研的种子,在北斗七星的指引下,长出希望之叶、绽放青春之花、收获成功之果。”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任爽 通讯员芦猛 图片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提供)
来源: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任爽 通讯员芦猛
图片: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提供
责编:王远方
编辑:孙小婷 孙岱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