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广播电视台】吉林西部,“再造”黑土
松原市长岭县北正镇关山村种植大户叶树文最近心情不错。经专家实地测产,他今年新包的300多亩重度盐碱地有了好收成。“确实挺神奇!这块地从来都没种出来东西,今年头一回,往里铺秸秆,一亩地打700来斤苞米。”
指导叶树文采用秸秆还田改良盐碱旱田的是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黄迎新带领的科研团队,这项技术亦是由他们首创。
“秸秆可以增强盐碱地的透水性和透气性,理论上,一次性添加大量的秸秆,配合灌溉措施,能够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黄迎新介绍。
提出了理论上的可行性,科研人员经过大量实验,确定了秸秆还田改良盐碱地的有效计量。今年年初,他们计划与农户合作,展开大范围试种。然而,这种闻所未闻的全新方法能得到认可吗?叶树文道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咱们没有把握这么干,如果还是绝收,老百姓承受不了。”
话虽如此,可出于对科学的信心,对科研工作者的信任,叶树文还是决定大胆尝试,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因为我跟他们接触比较多。很长时间以前就在地理所的实验站打零工,看人家搞科研种地效果确实好,不一样。这些年,我没少学人家的技术,尝到甜头,就敢投入。”
于是,叶树文按照科研团队要求,选了这块重度盐碱地,并购买大量秸秆覆压还田。然而,种植过程还是让他有些心惊胆战。春播时,由于土地PH值超高,旋耕过后,雨水一浇,地面泛白。经科研人员指导,叶树文将秸秆铺到田间,再次旋耕,之后打垄、播种、灌溉。当玉米幼苗破土而出时,叶树文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抓着苗就好了,有底了!”
从春到秋,叶树文眼看着这片寸草难生的盐碱荒地长出了绿油油的庄稼,结出了金灿灿的玉米,别提多高兴了。“现在看一公顷能保到一万斤左右。照这样再种三年,一公顷就能上到两万斤左右。那时候就不是盐碱地了,就是良田。”
尽管每公顷万斤玉米产量并不算高,但对于从未有过产出的重度盐碱地来说,短短一年便有这样的成效,着实令人惊喜。不仅如此,科研人员在大规模种植过程中首次尝试采用5到8厘米秸秆与实验阶段使用的3到5厘米秸秆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对土壤的还田改良效果及产量不相上下,但成本却大幅降低。
当收获的玉米颗粒归仓,叶树文将脚下的土地挖开,地表下的耕层深处虽然依旧“苍白”,但表层土壤已经开始“黑化”。
2021年4月,吉林省政府会同中国科学院依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启动实施了“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其中,吉林西部作为主战场,虽然没有一点黑土,却拥有粮食增产的巨大潜力。黄迎新笑着说:“我们常开玩笑地说,‘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别的示范区是保护黑土,而我们是‘创造’黑土。学术上不严谨,但比喻很形象。”
科技战盐碱,再造“新粮仓”。年复一年,科研人员在这片土地上挥洒青春,努力用智慧与汗水将“荒地白”染成“丰收金”,谱写出一曲曲鼓舞人心的奋斗之歌!
记者:赵孟秋
编辑:姜力文
吉林广播电视台 | 吉林大喇叭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