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报·彩练新闻】“无人农场”之冬
六出飞入户,青黄变琼枝。
大雪小雪又一年。一年中,“无人农场”春、夏、秋我们都已经领略过了,那这里的冬天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呢?12月10日,我们第四次前往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长春示范区公主岭示范基地,探访“无人农场”之冬。
一路上,但见大地银装素裹,原野寂静无声。走进“无人农场”,白雪覆盖下的农田里,一片空荡荡,不闻人语响。但是,当我们走进基地的智慧农业大数据管控中心,却看到了另一番景象。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陈国双正带领着团队成员坐在大屏幕前,翻看着一年来的数据信息,大家聚精会神,零上8摄氏度的室温丝毫没有阻挡团队的热情和干劲儿。
“今年虽然是我们耕种管收无人操作系统正式落地的第二年,但由于每年不同的气候特征和种植管理方式,会不断面临新的问题,也还有一些资料要在平台上进行补充。趁着现在农闲,我们把一年来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整理一下,调整并制定下一年工作方案,为明年整个系统更成熟地运行做准备。”陈国双介绍说。
管控中心大屏幕上的画面定格在一幅整个农场的田间平面图上,图上斑斑驳驳铺满了红黄绿三种颜色。“这是通过多光谱遥感采集作物生长信息生成的土壤肥力电子地图,不同颜色代表土壤肥力的高低。”陈国双介绍说,通过这张土壤肥力“处方图”,变量施肥机就可以精准调整施肥量,即能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又可以降低施用化肥带来的面源污染,还可以降低施肥成本。“明年,我们争取将变量施肥系统在基地正式进行应用。”陈国双说道。
尽管已经完成了一年的田间劳作,但陈国双和团队却始终没有休息,总结经验、查缺补漏、检修设备……农闲时节的“无人农场”一点都不闲。
无人驾驶农机撑起了“无人农场”的“门面”,而不断优化的种植模式则丰富了“无人农场”的内涵。他们开发的“米豆间作”和“米菇间作”模式,既增产增收,又培肥了地力。这个冬天,他们要好好利用这难得的大块儿时间,进一步总结经验,再选良种,推广成熟的种植模式,开发新的种植模式。
大地作物收获后剩下的秸秆,在别人眼里是“废物”,但在他们手里却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团队成员王莉霞研究员研发的有机肥“冬堆春用”技术模式,让这些秸秆发挥了大作用。研发团队通过加入菌种和催化剂,实现了冬季地头堆沤肥,既降低有机废弃物臭味气体的排放,又能在春播时就地还田。在基地的实验室里,两名研究生正在做基质化和肥料化发酵样品检测的前处理,处理后再对样品有机物料中的养分含量等指标进行检测,对发酵效果进行分析;园区的十几个大棚里一项项循环农业的试验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着……地里的活儿有时有晌,智慧农业的科研却是脚不停步。
从春天的无人播种,到夏天的智能管理,再到秋天的无人收获,田地里虽然“无人”,但这“无人”的背后却有很多人的不懈努力。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如今,“无人农场”耕种管收模式已经在全省多地进行推广。“这种模式土地面积越大,效率越高,成本越低。我们争取让这种技术在更多的地方推广,让更多的农户受益。这个冬天,我们要继续改进施肥、播种方式和种植模式,优化农机具配套,进一步提高智能管控云平台的工作效能和智能化水平。”在吉林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的进程中,陈国双们的步子越迈越大,信心满满。
“未来的‘无人农场’,应该是‘只闻机器声,不见农人忙’。春天,一排排无人驾驶农机齐头并进,精准播种;夏天,一架架无人机依令翱翔,精准施肥施药;秋天,一组组无人驾驶收割机默契配合,颗粒归仓。”在陈国双满怀希望的描述中,一幅田间美景已经铺开。
这,也许就是现代农业的吉林样板吧!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