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官网】2024吉林两会·热看新吉林|稳住“大国粮仓” 委员掏“金点子”
“推进东北振兴和稳定粮食生产,仍是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重点之一。”
作为粮食大省,今年吉林省两会上,粮食仍是委员们关注和热议的关键词之一。《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粮食的表述,也让委员们为之振奋!
多年来,吉林省的粮食生产实现跨越式增长,全省粮食总产由2003年的不足500亿斤,连续登上600亿斤、700亿斤和800亿斤三个大台阶,2021年以来,连续三年超过800亿斤,特别是2023年达到了837.3亿斤。
2024年, 如何再续增产传奇?委员们纷纷掏出了“金点子”。
保护好“大熊猫”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其中,黑土地更是“国宝”般的存在。
围绕报告中关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等方面,四平市政协副主席、民盟四平市委会主委徐群丽,经过认真调研和系统研究,准备了两份提案。
徐群丽说, “当前,如期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对吉林省农业生态、绿色发展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我省低碳农业涉及生产环节多、覆盖面广,需要更深刻的调整和变革。”
《关于用好生物技术和秸秆粪污扩增黑土地碳汇,一步迈进农业强省发展快车道的建议》,主要是利用国际前沿微生物组学技术加快实现农作物提质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同时,解决秸秆焚烧,扩增黑土地碳汇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
吉林省立足生态强省建设目标,在全方位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我省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力量,在联农带农助推农业绿色发展、实现生态农产品价值实现方面的作用显著,已成为推动我省农业全面绿色生态转型的“领头雁”。
徐群丽建议,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加快生态农业强省,重点是加快系统化培养乡村职业经理人,提高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软管理”水平。
创新种子“芯片”
2023年,吉林省粮食产量创新高,这个喜人的成果主要得益于近年来我省实施了“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举措,铸造了“黑土粮仓”这一名片。
如何保证这张名片具有可持续性?
省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郑海峰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如何保持土壤肥沃,深度挖掘黑土地退化阻控方案迫在眉睫。
因地制宜,加强东部低山丘陵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提升中部台地平原区作物轮作比例,增强西部平原风沙区草地-湿地保土能力,加快保障土壤物质平衡。
种子是粮食的“芯片”,培育好种子是粮食增产的关键。
培育高能值、耐抗性的作物品种,开展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行动,创新矮秆高产育种技术。
此外,现代化农业离不开智慧管理。智能田间管理,研发作物高产资源需求技术,创新农业循环产业新技术,推进村社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建立农田防护体系,建议开展农田内外防护体系建设,增强耕地生态防护与修复工程,增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工程。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