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报】实验室里“春意”浓
隆冬季节的长春,室外滴水成冰,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智能环境模拟实验室里却春意浓浓。大花盆里,新绿的玉米苗争相拔节,但个头却高矮不一,秘密就藏在土壤里。“新秸秆”“翻秸秆+牛粪”……从吉林西部搬运回来的盐碱土,正在不同的实验方法下孕育新苗。
入冬后,收获后的土地沉睡在白雪之下,但科研人员却没有“冬闲”。他们把“实验室”从大地上搬回来。这些玉米苗,正是研究员黄迎新在办公楼里耕耘出的又一个“春天”。
2023年秋收接近尾声时,记者曾在“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长岭示范区采访黄迎新。他与团队利用秸秆治理重度盐碱地,实验地块玉米测产结果符合预期。
“11月,我们从西部回来后,一边系统梳理数据,总结一年来的实验成果,一边继续对技术进行优化升级,为在地里开展新的实验做准备。”黄迎新说。
2021年,黄迎新团队探索了秸秆改良重度盐碱地技术,从市面上直接采购饲用秸秆,试验效果良好;2023年4月,团队选用的秸秆长度从3-5厘米变成了5-8厘米,在产量受到影响有限的情况下,改良成本大幅降低。遵循着“成本更低、限制条件更少”的思路,当下,黄迎新正带领团队继续寻求技术突破。
“把秸秆翻入盐碱土后,需要用水喷淋以加速腐烂进程。但在吉林西部,很多地方是没有喷淋条件的。这个冬天,我们开展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在省略喷淋环节后,测试秸秆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黄迎新告诉记者。
在黄迎新的指引下,记者看到,智能环境模拟实验室中几盆茁壮的玉米苗,正是应用新技术后生长出来的。“从实验结果来看,改良成效不错,这让我们很欣喜。等春天到了,就可以在地里大范围实验了。”黄迎新高兴地说。
此外,黄迎新团队还在探索多种物质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
成本低了,限制条件少了,技术才能更快推广、更好应用,盐碱地里绿浪翻滚的美好图景才能愈加清晰。
从春到冬,大地生息,万物应时。对于在西部盐碱地上辛勤耕耘的科研工作者来说,四季轮回,各阶段的工作各有侧重,各有忙碌,唯一不变的是坚定前行的脚步,以及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初心。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