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广播电视台】全国政协委员姜明:守护黑土粮仓 造福子孙后代
“加大黑土地保护工程推进力度”“优先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适当提高中央和省级投资补助水平”……看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有关黑土地保护的新表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姜明倍感欣慰。
多年来,姜明带领科研团队深耕吉林大地,为保护黑土粮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言献策。又是一年两会时,为了进一步了解黑土地种植区农户在耕地中遇到的问题,他和农业科技人员来到长春市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带着农业科技人员实地调研冬季黑土地保护情况。
姜明认为,因地制宜地应用秸秆还田和免耕技术需要靠农业科技人员的智慧。秸秆还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抑制春季沙尘暴,增加黑土地的有机肥,但是连年采用秸秆覆盖还田,会不会带来副作用,造成土壤“消化不良”?基于这样的考虑,他表示,定期定时搞好土壤监测分析很重要。“一个就是对雪的盖度和深度进行监测。第二个就是要看一下土壤样品,包括秸秆里面含的一些病原体,来进行监测。”
2023年,姜明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在当年的全国两会上,他针对农业系统复杂及影响要素多样的特点,提出应建设黑土地土壤产能数字模拟大科学装置,科学精准评估土壤产能及促进地力提升,为东北黑土地农业集约化、数字化管理和高质高效产出提供国际领先的研究平台。该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快速响应,并在全国两会结束不久收到了正式的提案办理答复函。
今年全国两会,姜明将继续围绕黑土地保护建言献策,他准备就应对秸秆打包带走黑土、侵蚀沟治理、实现黑土地再利用等议题提出提案。其中关于“应对秸秆打包带走黑土”的建议,源于团队赴吉林、黑龙江、辽宁实地调研8个农业合作社和相关企业的结果。
“做科研的过程就是在履职。”研究黑土地保护近30年,姜明依旧记得小时候把黑土握在手里的感觉:“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发芽。”大学选择土壤地理专业后,姜明开始从气候、地貌以及生物条件等角度思考黑土为何肥沃。他说,当前黑土地保护最关键也最具挑战性的任务是如何科学有效地增加黑土土壤有机质含量,从根本上解决黑土层“变薄、变瘦、变硬”的问题,“这需要持续推进,久久为功。”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