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亩产水稻746.84公斤 吉林大安“三良一体”治碱增粮再创新高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王春宝口董建伟)喜看稻菽千重浪,稻花香里说丰年。十月的吉林大地,一片丰收景象。今年,大安市红岗子乡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盐碱地水田万亩核心示范区产量再创新高。
2021年亩产水稻625.6公斤;
2022年亩产水稻712.65公斤;
2023年亩产水稻675.77公斤;
2024年亩产水稻746.84公斤;
10月9日,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安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召开盐碱地“良田+良种+良法”高效治理模式专家现场测产交流会。此次测产结果令人振奋。
本次测产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研究员杨劲松、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邵玺文以及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卜庆云等多位专家组成,对各技术示范小区进行实收测产。
测产现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梁正伟研究员详细解读了中国科学院“良田 良种 良法” 三良一体化盐碱地高效治理和综合利用大安模式,以低成本酸性磷石膏高效土壤改良剂、耐盐碱作物品种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为核心的“良田+良种+良法”三良一体化系统施策、标本兼治,三者缺一不可。他表示该技术模式的优势是一次性改良可持续利用,成本低、见效快、效果好,可复制、可推广。
测产过程通过丈量地块、计算面积、收割水稻、称重去杂、检测含水率等一系列程序进行。记者发现,未改良的地块中水稻苗量稀疏、茎蘖偏弱,收割的水稻空粒多、稻粒小;而改良后的地块中水稻长势茂盛、“膘肥体壮”,稻穗颗粒饱满。
由于地质地貌、水文气候、不合理利用自等原因,吉林西部形成盐碱地223万平亩,占西部土地总面积的28.2%,大安市盐碱地面积为164.61万亩。土壤盐碱化被称为“土地癌症”,土壤性质恶劣,板结严重、通透性差、有机质含量低,作物难以生长。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大安站团队,“把脉问诊”,针对大安土壤苏打盐碱地特征,准确把握盐碱地改良与培肥方式,创建了以酸性磷石膏等高效低成本改良剂构建良田为基础,选育耐盐碱、优质、高产水稻良种为支撑,辅以旱育密植栽培、侧条施肥等配套良法为保障的“良田+良种+良法”三良一体化盐碱地高效治理和综合利用大安模式。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科技赋能唤醒“沉睡”的资源,在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盐碱地变化悄然发生,曾经的“不毛之地”有了今天的繁荣景象。盐碱地变身“新粮仓”。以生态、高值、低成本为特性的盐碱地快速改良技术的突破,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助力吉林省实施“千亿斤粮食”工程,对保障农业粮食生产安全、助力乡村振兴、储备后备耕地资源具有积极意义。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