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所况介绍
    • 机构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历史沿革
    • 园区风貌
  • 机构设置
    • 直属机构
    • 科研系统
      • 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 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遥感与地理信息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区域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管理系统
      • 党委办公室
        • 部门简介
      • 办公室
        • 部门简介
        • 制度文件
      • 科研计划处
        • 部门简介
        • 制度文件
      • 重大项目办公室
        • 部门简介
      • 人事教育处(研究生教育管理部)
        • 部门简介
        • 制度文件
      • 财务处
        • 部门简介
        • 常用信息
      • 条件保障处
        • 部门简介
        • 制度文件
      • 监督审计处
        • 部门简介
      • 农业技术中心综合办公室(含党办)
        • 部门简介
      • 农业技术中心科研计划与财务处
        • 部门简介
      • 农业技术中心人事教育处
        • 部门简介
    • 支撑系统
      • 学术期刊中心
      • 信息中心
      • 公共技术中心
    • 野外平台
      • 东北湿地观测研究网络
      • 东北农业监测网络
      • 长春净月潭遥感实验站
  • 人才建设
    • 院士
      • 院士
    • 国家基金委人才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
    • 院级人才
      • 关键技术人才及技术支撑人才
      • 王宽诚产研人才、区域发展青年学者
      • 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 部委人才
      • 农业农村部
      • 国家林草局
    • 兴土人才
      • 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类
      • 成果转化类
    • 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 支撑系统
      • 管理系统
    • 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 支撑系统
      • 管理系统
    • 中级专业技术人员
      • 支撑系统
      • 管理系统
    • 特别研究助理
      • 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黑土区农业生态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农业资源利用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盐碱地农业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遥感与地理信息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区域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博士后
      • 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黑土区农业生态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农业资源利用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盐碱地农业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遥感与地理信息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区域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表格下载
      • 流程
      • 进站
      • 中期
      • 出站
      • 其他
  • 科研成果
    • 概要
    • 获奖
    • 论文
    • 专著
    • 专利
    • 应用技术
    • 标准
  • 合作交流
    • 院地合作
    • 国际交流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招生信息
      • 招生简介
      • 博士招生信息
      • 博士招生目录
      • 硕士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目录
      • 推免硕士生及直博生招生信息
      • 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相
      • 硕士试题下载
    • 导师介绍
      • 博士导师
      • 学术型硕士导师
      • 专业型硕士导师
    • 研究生会
    • 管理制度
    • 表格下载
      • 招生用表格
      • 学籍用表格
      • 论文与学位用表格
      • 教师用表格
      • 毕业
      • 联合培养表格
      • 其它
  • 党群园地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 科普文章
    • 科普图片/视频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在线申请-公民
      • 在线申请-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预算决算
  • 新闻动态
    • 重要新闻
    • 综合新闻
    • 党群工作
    • 科研动态
    • 传媒扫描
  • 其他
    • 招聘启事
    • 通知公告
    • 学术报告
    • 联系我们
  • 重大项目管理
    • 基金项目
      • 项目一
      • 项目二
    • 973项目
      • 项目一
      • 项目二
    • 重点研发
      • 项目一
      • 项目二
      • 项目三
      • 东北典型退化湿地恢复与重建技术与示范
      • 项目五
      • 项目六
      • 项目七
      • 项目八
      • 黑土地耕地质量多尺度天空地立体监测技术与预警系统
      • 项目十
      • 黑土地农用土壤质量退化过程与阻控途径
      • 项目十二
      • 城市生物多样性提升技术与示范
      • 东北典型沼泽植物种源补给与种子萌发诱导技术与应用
      • 湿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风险评估及生态安全调控
      • 项目十六
      • 旱作黑土地保育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 黑土地土壤生物资源禀赋配置与生产功能协同提升技术研究与示范
      • 项目十九
      • 黑土区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景观构建关键技术
      • 东北黑土区典型除草剂高效消减与精准修复技术
    • 基础调查
      • 项目一
      • 项目二
  • 专栏
    • 文献资源
    • 分析测试部
    • 学术期刊
    • 数据中心
      •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黑土与湿地分中心
      • 东北亚资源环境大数据中心
      • 科学数据银行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科学数据社区
  • 专题
  • 快捷通道
  • 邮箱
  • ARP
  • 内网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农业技术中心
  • 中国科学院
  • 邮箱
  • ARP
  • 内网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农业技术中心
  • 中国科学院
  • 首 页
  • 所况介绍
    • 机构简介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设在东北地区的综合性地理学、农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机构和人才培养基地,于2002年由原中国科学院长春地...
      • 历任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历史沿革
      • 园区风貌
      现任领导
      • 姜明

        所长

      • 王宗明

        党委书记
        副所长

      • 项尚

        纪委书记

      • 李向楠

        副所长

      • 李禄军

        副所长

      所长致辞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于2002年3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由成立于1958年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和成立于1978年的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整合组建而成,是中国科学院设立在东北地区的综合性地理学、农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机构和人才培养基地,2002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序列...
  • 机构设置
    • 直属机构
      • 农业技术中心
      科研系统
      • 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 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遥感与地理信息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区域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管理系统
      • 党委办公室
      • 办公室
      • 科研计划处
      • 重大项目办公室
      • 人事教育处(研究生教育管理部)
      • 财务处
      • 条件保障处
      • 监督审计处
      • 农业技术中心综合办公室(含党办)
      • 农业技术中心科研计划与财务处
      • 农业技术中心人事教育处
      支撑系统
      • 信息中心
      • 学术期刊中心
      • 公共技术中心
      野外平台
      • 东北湿地观测研究网络
      • 东北农业监测网络
      • 长春净月潭遥感实验站
  • 人才建设
    • 概况
        东北地理所现有各类职工500余人,80%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历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7人,国家百千万、杰青、优青等国家级人才计划10余人,院级人才计划30余人。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首席科学家10余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60余人。
      • 院士
      • 国家基金委人才
      • 院级人才
      • 部委人才
      • 兴土人才
      • 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 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 中级专业技术人员
      • 特别研究助理
  • 科研成果
    • 概要
        60年的耕耘,东北地理所取得了累累的科研硕果。创建了我国湿地学科理论体系,揭示我国湿地形成与发育规律、土壤关键过程与生态功能,研发退化沼泽近自然综合恢复关键技术、湿地植被快速恢复技术和湿地苇-蟹/鱼-稻复合生态模式。阐明了黑土演化过程与驱动机制,揭示了黑土退化特征和肥力调控机理,研发了黑土地肥沃耕层构建关键技术、作物高光效新型种植模式、侵蚀黑土综合防治技术、合作研发了“梨树模式”等黑土保护与利用关键核心技术,支撑“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首次克隆了控制大豆开花期的最大位点基因E1以及控制大豆长青春期性状的经典基因J,在国际上率先建立大豆分子设计育种理论体系和最大容量的大豆突变体库;研发和...
      • 获奖
      • 论文
      • 专著
      • 专利
      • 应用技术
      • 标准
  • 合作交流
    • 院地合作
      • 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一行调研东北地理所并签署合作协议
      • 中铁十四局集团到东北地理所开展专题调研
      • 第十届全国玉米育种大会暨中科玉科企联合体年度工作会议在海南乐东县成功召开
      •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于小东一行调研东北地理所并签署合作协议
      • 兴安盟行政公署副盟长何伟利一行调研东北地理所
      • 东北地理所与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国际交流
      •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William R. Horwath教授来东北地理所访问交流
      • 姜明参加地球观测组织(GEO)2023年会议周及部长级峰会
      • 中国科学院国际杰出学者Damià Barceló教授访问东北地理所
      • 姜明率团访问俄罗斯远东地区科研机构
      • 俄罗斯联邦科学水稻中心一行到东北地理所开展合作交流
      • 中美土壤学会“快速进化中的黑土地科学”研讨会在长春顺利召开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东北地理所是1978年恢复学位制度后,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地理学、生态学和农业资源与环境四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 导师介绍

      • 研究生会

      • 管理制度

      招生信息
      • 招生简介
      • 博士招生信息
      • 博士招生目录
      • 硕士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目录
      • 推免硕士生及直博生招生信息
      • 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相
      • 硕士试题下载
      表格下载
      • 招生用表格
      • 学籍用表格
      • 论文与学位用表格
      • 教师用表格
      • 毕业
      • 联合培养表格
      • 其它
  • 党群园地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 东北地理所举办第十九届公众科学日活动
      • 童心探科学 筑梦新时代
      • 东北地理所举办“中国科学院科学节·2022”活动
      • 东北地理所举办第十八届公众科学日系列科普活动
      • 东北地理所举办中科院第四届科学节活动
      • 东北地理所举行中科院第十七届公众科学日活动
      科普文章
      • 【科学大院】达尔文眼中“人类最值得信赖的朋友”,现在的处境有多危险?
      • 【科学大院】2022年中国新补充10343个物种,其中最多的是……
      • 【科学大院】灌木“步步入侵”,草原“何去何从”
      • 【中科院之声】野火对于野草,是敌是友?
      • 【科学大院】亮如白昼的夜里,有些植物处境艰
      • 【科学大院】如何保护黑土?有一个“偷懒”的办法
      科普图片/视频
      • 【哔哩哔哩直播2023中科院跨年演讲】邹文秀:“龙江模式”——保护黑土地 共筑大粮仓
      • 关义新-“用好养好”东北黑土
  • 信息公开
    • 工作信息

      相关规定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年度报告

      • 2019年度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 2018年度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组织机构

      • 工作机构
      • 监督机构
      主动公开

      基本信息

      • 单位概况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发展规划

      规章制度

      • 机构管理
      • 科研活动管理
      • 人事教育管理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研究成果

      财政经费

      • 预算决算

      人事人才

      • 人才队伍
      • 招生与培养
      • 人才招聘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院地合作
      • 国际会议

      科学传播

      • 科普知识

      年度统计与出版物

      • 出版物
  • 首 页
  • 所况介绍
    • 机构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历史沿革
    • 园区风貌
  • 机构设置
    • 直属机构
    • 科研系统
      • 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 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遥感与地理信息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区域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管理系统
      • 党委办公室
        • 部门简介
      • 办公室
        • 部门简介
        • 制度文件
      • 科研计划处
        • 部门简介
        • 制度文件
      • 重大项目办公室
        • 部门简介
      • 人事教育处(研究生教育管理部)
        • 部门简介
        • 制度文件
      • 财务处
        • 部门简介
        • 常用信息
      • 条件保障处
        • 部门简介
        • 制度文件
      • 监督审计处
        • 部门简介
      • 农业技术中心综合办公室(含党办)
        • 部门简介
      • 农业技术中心科研计划与财务处
        • 部门简介
      • 农业技术中心人事教育处
        • 部门简介
    • 支撑系统
      • 信息中心
      • 学术期刊中心
      • 公共技术中心
    • 野外平台
      • 东北湿地观测研究网络
      • 东北农业监测网络
      • 长春净月潭遥感实验站
  • 人才建设
    • 院士
      • 院士
    • 国家基金委人才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
    • 院级人才
      • 关键技术人才及技术支撑人才
      • 王宽诚产研人才、区域发展青年学者
      • 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 部委人才
      • 农业农村部
      • 国家林草局
    • 兴土人才
      • 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类
      • 成果转化类
    • 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 支撑系统
      • 管理系统
    • 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 支撑系统
      • 管理系统
    • 中级专业技术人员
      • 支撑系统
      • 管理系统
    • 特别研究助理
      • 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黑土区农业生态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农业资源利用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盐碱地农业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遥感与地理信息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区域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博士后
      • 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黑土区农业生态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农业资源利用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盐碱地农业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遥感与地理信息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区域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表格下载
      • 流程
      • 进站
      • 中期
      • 出站
      • 其他
  • 科研成果
    • 概要
    • 获奖
    • 论文
    • 专著
    • 专利
    • 应用技术
    • 标准
  • 合作交流
    • 院地合作
    • 国际交流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招生信息
      • 招生简介
      • 博士招生信息
      • 博士招生目录
      • 硕士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目录
      • 推免硕士生及直博生招生信息
      • 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相
      • 硕士试题下载
    • 导师介绍
      • 博士导师
      • 学术型硕士导师
      • 专业型硕士导师
    • 研究生会
    • 管理制度
    • 表格下载
      • 招生用表格
      • 学籍用表格
      • 论文与学位用表格
      • 教师用表格
      • 毕业
      • 联合培养表格
      • 其它
  • 党群园地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 科普文章
    • 科普图片/视频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在线申请-公民
      • 在线申请-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预算决算
  1.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东北地理所在利用土壤元素组成特征评估湿地恢复效果研究中取得进展

来源:城市森林与湿地学科组

来源:城市森林与湿地学科组   |  发布时间:2020-06-03   |  【 大  中  小 】

  湿地是地球上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自20世纪初以来,由于人类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全球约有一半以上的湿地丧失。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对湿地重要性认识的深入以及湿地保护的加强,世界范围内实施了大规模的生态恢复工程,以期恢复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在评估湿地恢复效果的科研工作中,多数研究重点关注湿地植被的恢复过程,对湿地生态工程能否使土壤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恢复到原始状态仍缺乏足够的认识。土壤元素化学是湿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重要指征,受景观特征、水文条件和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土壤元素组成通常由气候和成土母质共同决定。目前已开展的研究多关注一个或少数几个元素,关于湿地恢复前后土壤元素组成的变化规律尚不清楚,而相关研究对于揭示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变化过程非常重要,将为湿地恢复效果评估与管理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东北地理所科研人员以我国湿地生态恢复工程重点实施区域—三江平原为研究区,选取天然湿地、恢复湿地和开垦农田三种土地利用类型,在湿地植被恢复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湿地恢复前后土壤元素组成特征(55种)及其指示的生物地球化学变化过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元素组成特征具有显著差异,恢复湿地的土壤元素含量整体介于天然湿地和开垦农田之间。其中,氮、硫养分元素以及少数过渡金属元素含量在天然湿地中最高,在开垦农田中最低。相反,钠、钾元素以及大部分镧系金属元素含量在天然湿地中最低,在开垦农田中最高。磷元素在恢复湿地含量最高。

  土壤有机质含量、电导率和pH是影响土壤元素组成的最主要环境因子。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氮、硫、磷以及少数金属元素含量显著正相关,而与其他大部分金属元素含量显著负相关。湿地生态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土壤有机质,使得土壤元素组成特征向未受干扰的自然状态方向发展。湿地生态工程实施10-15年,土壤元素组成指示的生物地球化学功能可恢复到天然湿地50%左右的水平。然而,土壤特性的差异使得恢复湿地的生物地球化学难以完全达到未受干扰的自然水平。

  土壤质地类型及吸附作用,以及植物生长、根际过程和微生物介导的反硝化作用等生物过程显著影响碳吸收、养分积累和金属元素迁移,调控土壤元素组成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土壤元素组成特征与土壤有机质和电导率是生物地球化学功能的敏感指标,可结合已有生物指标,综合评价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恢复效果。

  本研究由东北地理所王国栋副研究员、姜明研究员、薛振山副研究员,我所海外特聘研究员、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Marinus Otte教授、袁宇翔博士等共同完成。成果发表于国际土壤学专业期刊Geoderma和Land Degradation and Development。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人才项目以及中科院东北地理所优秀青年人才基金等共同资助。论文信息列表如下:

  1.Wang, G.D., Otte, M.L., Jiang, M., Wang, M., Yuan, Y.X., Xue, Z.S., 2019. Does the element composition of soils of restored wetlands resemble natural wetlands? Geoderma, 351: 174-179. https://doi.org/10.1016/j.geoderma.2019.05.032

  2.Wang, G.D., Jiang, M., Wang, M., Xue, Z.S., 2020. Element composition of soils to assess the success of wetland restoration. Land Degradation and Development. https://doi.org/10.1002/ldr.3561

图1 土壤元素组成与约束环境变量的RDA排序图

图2 土壤元素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

图3 基于Bray-Curtis算法的样地(天然湿地、恢复湿地、开垦农田)NMDS排序图

图4 不同样地类型(天然湿地、恢复湿地、开垦农田)土壤元素组成聚类分析

表1 不同类型样地 (天然湿地、恢复湿地、开垦农田)土壤元素含量及环境因素差异

  

Unit 

Undisturbed 

Restored 

Paddy 

P 

Environmental Factors 

OM 

% 

16.00±1.50 

8.26±0.49 

4.65±0.41 

<0.001 

EC 

μs/cm 

2360±620 

592±47 

751±77 

<0.001 

pH 

- 

6.08±0.10 

6.37±0.13 

6.84±0.16 

<0.001 

Element concentrations, no significant variation (U=R=P) 

Ag 

mg/kg 

0.19±0.01 

0.17±0.01 

0.20±0.02 

0.243 

Al 

g/kg 

57.4±1.8 

59.1±1.5 

58.0±1.5 

0.754 

As 

mg/kg 

3.24±0.17 

3.16±0.16 

3.22±0.29 

0.956 

B 

mg/kg 

32.4±2.8 

35.1±1.4 

35.0±2.9 

0.676 

Ca 

g/kg 

7.63±0.37 

7.49±0.37 

7.71±0.43 

0.930 

Fe 

g/kg 

25.4±0.97 

28.2±0.80 

27.0±1.20 

0.117 

Gd 

mg/kg 

4.56±0.17 

4.68±0.12 

5.05±0.15 

0.075 

In 

mg/kg 

0.06±0.001 

0.06±0.002 

0.05±0.01 

0.060 

Mg 

g/kg 

5.46±0.17 

5.52±0.24 

5.22±0.33 

0.681 

Pb 

mg/kg 

19.9±0.40 

20.9±0.53 

21.6±0.87 

0.136 

Rb 

mg/kg 

79.4±1.6 

80.4±2.0 

80.3±1.8 

0.912 

Se 

mg/kg 

0.25±0.01 

0.27±0.02 

0.24±0.01 

0.275 

Sc 

mg/kg 

9.31±0.21 

9.37±0.19 

9.18±0.25 

0.829 

Sn 

mg/kg 

2.93±0.12 

3.19±0.08 

2.95±0.11 

0.165 

U 

mg/kg 

3.62±0.51 

2.97±0.23 

2.48±0.15 

0.098 

Element concentrations, decreasing (U ≥ R ≥ P) 

Bi 

mg/kg 

0.25±0.01 

0.22±0.005 

0.21±0.005 

0.001 

Cd 

mg/kg 

0.28±0.01 

0.26±0.01 

0.22±0.01 

0.007 

Cu 

mg/kg 

28.0±0.9 

28.6±0.7 

23.2±0.6 

<0.001 

Cr 

mg/kg 

76.0±5.0 

72.4±3.6 

60.1±2.8 

0.024 

Mo 

mg/kg 

2.24±0.19 

1.17±0.08 

1.00±0.05 

<0.001 

N 

g/kg 

5.08±0.44 

3.51±0.21 

1.65±0.15 

<0.001 

Ni 

mg/kg 

27.9±1.8 

23.1±0.7 

20.5±0.9 

<0.001 

S 

g/kg 

1.36±0.19 

0.51±0.04 

0.43±0.10 

<0.001 

Zn 

mg/kg 

46.0±2.5 

35.7±2.0 

32.8±2.7 

<0.001 

Increasing (U ≤ R ≤ P) 

Ba 

g/kg 

0.49±0.02 

0.55±0.01 

0.57±0.01 

<0.001 

Be 

mg/kg 

2.26±0.06 

2.58±0.06 

2.47±0.07 

0.001 

Ce 

mg/kg 

56.5±1.5 

56.9±1.7 

65.5±1.9 

<0.001 

Co 

mg/kg 

10.2±0.4 

11.4±0.3 

12.6±0.9 

0.010 

Dy 

mg/kg 

3.31±0.07 

3.50±0.09 

3.75±0.11 

0.004 

Er 

mg/kg 

1.78±0.04 

1.85±0.05 

2.01±0.07 

0.008 

Eu 

mg/kg 

1.00±0.02 

1.06±0.03 

1.17±0.03 

<0.001 

Ho 

mg/kg 

0.63±0.01 

0.66±0.02 

0.70±0.02 

0.02 

K 

g/kg 

14.3±0.4 

15.7±0.3 

16.9±0.3 

<0.001 

La 

mg/kg 

28.8±0.7 

29.6±0.8 

32.3±0.9 

0.007 

Lu 

mg/kg 

0.23±0.01 

0.24±0.01 

0.26±0.01 

0.011 

Mn 

mg/kg 

160±7 

160±11 

233±31 

0.005 

Na 

g/kg 

7.86±0.52 

9.66±0.40 

12.41±0.42 

<0.001 

Nd 

mg/kg 

26.9±0.9 

27.4±0.8 

29.9±0.9 

0.042 

Pr 

mg/kg 

6.81±0.16 

7.04±0.20 

7.73±0.22 

0.004 

Sb 

mg/kg 

1.20±0.04 

1.16±0.02 

1.61±0.18 

0.003 

Sm 

mg/kg 

4.94±0.12 

5.20±0.14 

5.67±0.16 

0.002 

Sr 

mg/kg 

115±6 

130±6 

157±7 

<0.001 

Ti 

g/kg 

2.90±0.11 

3.34±0.06 

3.30±0.05 

<0.001 

Tl 

mg/kg 

0.53±0.02 

0.57±0.01 

0.56±0.01 

0.015 

Tb 

mg/kg 

0.61±0.01 

0.64±0.02 

0.69±0.02 

0.004 

Th 

mg/kg 

7.67±0.18 

8.05±0.17 

8.46±0.17 

0.009 

Tm 

mg/kg 

0.25±0.01 

0.26±0.01 

0.28±0.01 

0.010 

Yb 

mg/kg 

1.59±0.04 

1.66±0.04 

1.80±0.06 

0.008 

Y 

mg/kg 

29.9±0.5 

31.7±0.5 

31.6±0.8 

0.039 

Zr 

mg/kg 

164±4 

194±4 

194±5 

<0.001 

U<R>P 

Cs 

mg/kg 

7.24±0.22 

7.40±0.16 

6.56±0.20 

0.012 

Li 

mg/kg 

27.5±1.2 

28.6±0.6 

25.1±0.8 

0.037 

Nb 

mg/kg 

12.3±0.3 

14.3±0.3 

14.0±0.2 

<0.001 

P 

g/kg 

0.69±0.03 

0.74±0.05 

0.59±0.02 

0.021 

V 

mg/kg 

74.0±1.6 

81.9±1.7 

75.1±2.0 

0.003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吉ICP备05002032号-1 吉公网安备22017302000214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北区盛北大街4888号 邮编:130102
电话:+86 431 85542266 传真:+86 431 85542298 Email:iga@iga.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