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环境下湿地演变机制与适应策略研讨会暨中国生态学学会湿地生态专业委员会2015年年会”在长春圆满召开
“变化环境下湿地演变机制与适应策略研讨会暨中国生态学学会湿地生态专业委员会2015年年会”于2015年8月28日在吉林长春落下帷幕。本次大会由中国生态学学会湿地生态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湿地研究中心主办,由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环保部湿地植被重点实验室承办。本次会议邀请了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刘兴土院士、中国生态学学会副理事长董鸣教授、吉林省湿地管理办公室刘壮主任、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何兴元所长、环保部湿地植被重点实验室主任盛连喜教授等专家领导参加会议。来自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黑龙江省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河北大学、青岛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泉州师范学院、江苏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滨州学院和枣庄学院等40个单位的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吕宪国主任主持大会开幕式
本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研讨变化环境下的湿地演变及其适应策略,分析新形势下我国湿地科学研究的基本科学问题,促进湿地科学体系构建,提高我国湿地科学研究水平,加强国家湿地管理的科技支撑能力。本次大会共有特邀报告4个,大会报告13个,分会场报告32个。特邀报告主要围绕泥炭地及沼泽湿地植被演替、典型故道群湿地演变及生态完整性、湿地水鸟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等湿地研究热点。
刘兴土院士、何兴元所长、董鸣副理事长和刘壮主任先后致辞
大会报告涵盖了湿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适应对策、湿地温室气体排放、湿地水质遥感、湿地恢复技术、水鸟及植被功能维持等研究内容。分会场报告则以湿地领域的中青年科学家及研究生为主,报告内容包括了全新世以来沼泽湿地发育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生物多样性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基于遥感技术的湿地景观变化及监测、退化湿地恢复理论与技术、典型植物种群的生理生态和湿地边界确定等基础和应用研究动态。本次大会报告还介绍了我国湿地资源调查、湿地公约第十二次缔约方大会的情况,提出要以科研推动湿地科普教育,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落地。
共有学术报告49个
大会还评选了优秀研究生学术报告,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王琳、邢伟、郝明旭、东北师范大学吕铭志、刘超和青岛大学杨玲等13位研究生获此殊荣。
优秀研究生学术报告代表
此次学术年会聚集了我国湿地领域的著名专家、优秀的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各报告内容准备充分,科学问题定位准确,研究方法先进,研究结果分析深入,同时大家针对感兴趣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气氛热烈。此次研讨会为大家提供了开展深入、有效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为进一步健全我国湿地科学体系,提升我国湿地科学研究水平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