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大安示范区半干旱风沙盐碱土区“双季双优”种植模式实现“三赢”
基于院地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东北地理所与洮南圣一金地生物农业有限公司进行了多年合作。目前,在中科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的洮南圣一种植基地,示范“双季双优”种植模式、改良及高效利用低产风沙盐碱旱田等技术,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赢”。
东北地理所周道玮研究员及其研究团队成员,通过多年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根据吉林西部生长期≥180天的气候条件,并具丰富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资源优势,通过喷淋浇灌,创建了“一年两季,双季双优”的种植模式,即第1季种植冰麦,第2季种植燕麦草,粮饲结合,并一体化解决了土壤盐碱障碍-气候干旱问题。
第1季第1优,冰麦于3月末-4月初种植于结冰的耕地里。由于种植时间早,播种后喷淋浇灌,小麦植株快速遮盖地表,避免地表风蚀。竞争-生态位理论决定,遮阴冰麦地块全生长期内,杂草丧失竞争力,无法正常生长,因此,麦田无需喷洒除草剂。提早种植,即通过减小风蚀保护了生态,又通过竞争优势淘汰了杂草,保证了无农药小麦生产、保障了无农药残留面粉加工。
第2季第2优,冰麦收获后,种植燕麦草。充分利用7-9月的水热资源,生产牛羊喜欢的“香饽饽”。燕麦草收获时,部分成熟的籽粒落地发芽生长,形成覆盖作物效应,整个冬季遮盖地面,进一步减缓地表风蚀,增强生态环境保护作用。
洮南圣一公司致力于吉西地区种植结构调整,应用并践行“双季双优”种植模式。第1季冰麦产量4500-5500公斤/公顷,第2季燕麦草产量7000-8000公斤/公顷,产值2.3-2.6万元/公顷,收益1.7-2.0万元/公顷,比传统种植杂粮杂豆增收1.3-1.5万元/公顷,经济效益显著,现已形成500公顷的规模化生产。
双季双优种植模式获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时,促进了区域农业发展及乡村振兴,实现了显著的社会效应。
双季双优种植模式
在初见成效基础上,企业盼望完善技术体系,升级“双季双优”。周道玮认为,双季双优仍有增效空间,可以深入挖掘技术及完善管理环节。目前,限制双季双优效益最大化的因素:土壤耕层薄、贫瘠、保水保肥性能差,需要开展保护性耕作培肥地力;播种时间、播种深度、播种密度、施肥量及次数、浇水量及次数等农艺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周道玮团队与洮南圣一董事长及相关负责人全面研讨
针对以上限制因素,周道玮团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并与企业开展了深入研讨。土壤贫瘠、板结、保肥性能差,应遵循“少施基肥,多次追施”的原则进行施肥。根据养分报酬递减规律,计算目标产量的施肥量,将肥料的30%基施,70%追施,并且在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按15%、40%、25%、20%比例追施氮肥。根据肥料木桶效应,应在生育期追施1次中微量元素叶面肥或富硒肥,全方面补充营养元素,并提升籽粒品质。在喷淋施肥环节,必须掌握水氮耦合技术,将氮肥淋溶至根部,使根部充分吸收利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将麦秸或根茬深翻还田、免耕保护性种植,培肥土壤提升地力。
洮南圣一种植基地冰麦生育期调查和采样
综上,下一步将升级“双季双优”种植模式。东北地理所与洮南圣一公司进行了成功的农业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接受了实践和市场检验,为吉西地区农业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