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调研大安站及示范区工作进展及成果
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精神,做好苏打盐碱地治理技术支撑工作,2023年3月9日下午,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质量建设处副处长贾伟一行调研大安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及水田万亩示范区工作进展及技术成果。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王明明副研究员首先介绍了大安站发展历史、主要研究方向、功能定位、人才队伍,建立的植物耐盐碱鉴定温室、盐碱地水田水量平衡、盐碱地水田长期定位施肥、盐碱地水田改良长期定位监测等研究平台,以及建站以来取得的以稻治碱与以草治碱技术成果。
针对调研组关于苏打盐碱地治理技术方法、技术效果及应用潜力等需求,王明明讲解了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总体实施背景与总体思路,详细介绍了大安盐碱地水田万亩示范区的目标及定位、三良一体化盐碱地高效治理与综合利用“大安模式”及水稻两减绿色栽培模式技术内涵及适宜区域,以及示范区2021–2022年磷石膏、东稻122、密植栽培、灌排洗盐、侧深施肥等为核心的重点示范内容及亮点工作,并指出三良一体化盐碱地高效治理与综合利用“大安模式”不仅适用于盐碱地水田,同样适用于盐碱化旱田与草地,在当前盐碱地备受重视的背景下推广应用该模式对于综合治理盐碱地、科技支撑吉林省千亿斤粮食工程与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贾伟高度肯定了大安站及大安示范区取得的技术成效及示范区的工作进展,表示科研人员应提高站位,从加强盐碱地综合治理与端牢中国饭碗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加大示范推广力度,推动研究成果写在盐碱地上。
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崔勇高级农艺师、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张超教授、吉林省土壤肥料总站姜航及北京中农煦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相关技术人员参与调研。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