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率团访问俄罗斯远东地区科研机构
2023年10月3-11日,东北地理所所长姜明一行成功访问俄罗斯科学院水与生态问题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太平洋地理研究所和远东联邦大学等科研机构和大学,为东北地理所在远东地区的科技合作铺路搭桥,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战略布局。
10月3日,姜明和俄罗斯科学院水与生态问题研究所所长Mariya Kryukova续签了合作协议,在继续加强青年人才交流,联合举办国际会议和联合申请中俄政府间合作项目等方面达成了一系列共识。签约仪式上,举行了青年小组交流活动,青年科学家代表袁凤辉研究员、袁宇翔副研究员和李雨欣博士分别交流了气候变化、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和中俄联合基金申请等双方感兴趣的问题,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祝惠研究员介绍了中国科学院青促会概况和开展的青年活动情况,科研计划处副处长李爽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国际人才交流计划(PIFI)的申请方式和资助形式。水与生态问题研究所青年科学家介绍了阿穆尔河流域水资源现状、智慧农业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情况。姜明在总结发言中提出了加强黑龙江流域资源生态国际合作研究、强化青年科技人员互访交流和继续共同举办国际会议等三点推动高质量合作的重要建议。
10月4日,代表团参加了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水与生态问题研究所成立55周年,俄罗斯阿穆尔流域大赫黑契尔自然保护区、共青城自然保护区、兴凯湖自然保护区、结雅自然保护区成立 60 周年活动。姜明在第八届全俄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上做题为“Threats to Black Soil and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in Northeast China”大会报告,介绍了我国在黑土地利用和保护方面的研究进展和“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取得的成效,强调了中俄两国在东北亚生态农业领域合作的重要性和巨大潜力。
10月5日,张平宇研究员在分论坛上做题为“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Northeast China and the collaboration issues with Russia Far East”的报告,祝惠、袁凤辉、刘文新、袁宇翔和李雨欣在分会场进行了学术报告交流,分享了在湿地生态保护、气候变化和人文地理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报告得到了与会专家的积极反应,并引发了深入的讨论。
10月7日,姜明所长和太平洋地理研究所Ganzey Kirill所长续签了合作协议,并与Petre Baklanov院士亲切会面,就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跨境资源联合监测、东北亚区域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合理利用进行了深入交流。同时,代表团顺访了远东联邦大学世界海洋研究所,参观了实验室和教学科研基地。姜明所长和Kirill Vinnikov所长在开展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土壤科学、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10月10-11日,武海涛副所长和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冯献忠研究员等对远东国立农业大学和全俄大豆科学研究所进行访问。远东国立农业大学副校长Naumenko AlexAndr和全俄大豆科学研究所Volkova Elena Aleksandrovna所长分别介绍了学校和研究所概况、专业设置和科研进展。武海涛介绍了东北地理所的历史沿革、基本概况、平台建设和主要科研进展。冯献忠介绍了重点实验室建设情况和科研进展。双方就大豆分子设计育种技术体系和大豆新品种的选育进行了交流讨论。考察团参观了远东农业种植基地和学生科研实习基地,深入了解了俄罗斯远东土地资源管理以及农业教育的现状。
阿穆尔州农业部第一副部长Adamenko Sergey会见了考察团,他强调俄方科研机构与东北地理所在农业生产和湿地保护等方面应开展深入的交流合作。武海涛指出,双方可以在阿穆尔河流域的科研考察、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智慧农业以及加强学术交流和学生联合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在高产大豆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方面相互借鉴交流经验,联合培育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可种植的早熟、优质大豆新品种,共同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访问期间,代表团与俄科学家团队开展了黑龙江流域生态环境和现代农业综合科学联合考察。
近年来,东北地理所的中俄合作不断深化,在黑龙江(阿穆尔河)流域水文水资源研究,东北亚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姜明所长代表团一行的到访得到了俄罗斯远东地区各研究所和大学的高度重视,为推动东北地理所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东北地理所此次高级别代表团访问远东地区,为区域科技合作和发展注入新动力,释放新动能,相信在中俄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远东和东北亚地区的国际科技合作将迎来令人瞩目的成果。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