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菁驱动的盐碱地改良与利用技术”现场观摩会在长岭站召开
中国科学院与吉林省政府共同启动“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以来,吉林西部的盐碱地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2024年8月24日,“田菁驱动的盐碱地改良与利用技术”现场观摩会在长岭草地农牧生态研究站成功召开。
本次田菁测产活动在长岭县北正镇“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长岭示范基地举行,由“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大安示范区青年突击队队长黄迎新研究员主持。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傅向东在致辞中强调,田菁草质柔软、蛋白含量高,是优质饲草,也是改良盐碱地的最佳选择,研究所高度重视田菁在盐碱地改良中的应用,并期待其产生积极效果。随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专项首席科学家姜明研究员全面介绍了“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的进展,并对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及长岭县政府的密切合作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期望三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大力推广耐盐碱田菁的种植。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国有林和种苗管理处处长才国斌指出,田菁在改良盐碱地方面效果显著,认为此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测产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周道玮研究员、梁正伟研究员,松原市农业科学院高级农艺师韩启正,东北师范大学副研究员周帮伟组成。专家组依次测量了田菁的密度、株高和产量。随后,测产组组长周道玮研究员宣布:“经过严格取样、称重及数据统计,田菁鲜重每亩产量达到2032.14公斤!”
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晓风在发言中指出,在国家大食物观的指导下,饲草需求日益增加。基于对盐碱地改良的重视,通过适地适种的生物改良方法,不仅能有效降低土壤碱性,还能提高土壤有机质。曹晓风院士和团队坚信,在未来几年内,将现有的盐碱地转化为丰产粮仓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党委书记邢雪荣、纪委书记申倚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重大项目办主任崔明星,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总农艺师申忠宝、草业研究所所长韩微波,松原市政府副秘书长张立春,长岭县人民政府县长谭秀权、副县长侯立兵等领导也共同见证了此次测产活动。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