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一行调研东北苏打盐碱地分中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盐碱地综合利用的重要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分支机构建设,2025年3月31日至4月1日,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盐碱地国创中心)副主任张建峰,条件平台部部长刘志鑫、综合事业部副部长尤祥伟、宫中桂博士一行先后赴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暨吉林大安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乾安县中铁十四局盐碱地综合治理项目基地等地开展实地调研。
在东北地理所,梁正伟研究员介绍了东北苏打盐碱地分中心在苏打盐碱地以稻治碱与以草治碱技术路径、耐盐碱植物选育、植被恢复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成果。李伟强研究员讲解了植物耐盐碱机制及耐盐碱植物材料及应用潜力。
在大安站,梁正伟研究员介绍了大安站的发展历程、主要研究方向、承担项目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带领实地考察了植物耐盐碱阈值鉴定温室、水稻种质资源和育种圃、盐碱地水盐平衡和水量平衡试验区、盐碱地水田长期定位施肥与盐碱地新型改良剂长期定位试验等研究平台。
在盐碱地水田万亩示范区,王明明副研究员介绍了2021–2024年以酸性磷石膏改土培肥、东稻122、密植栽培、侧深施肥、灌排洗盐等为核心的盐碱地三良一体化高效治理与综合利用大安模式于轻中重度苏打盐碱地水田的应用技术效果。
在乾安县中铁十四局盐碱地综合治理项目基地,中铁十四局乾安农业分公司总经理李家亮,介绍了中铁十四局盐碱地治理的项目背景、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团队合作情况以及盐碱地三良一体化高效治理与综合利用模式应用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座谈期间,梁正伟代表东北苏打盐碱地分中心作了全面的工作汇报,深入剖析了东北苏打盐碱地土壤障碍特征、治理难点及面临的挑战,详细阐述了盐碱地三良一体化高效治理与综合利用大安模式的基本理论、技术内涵,以及该模式在吉林西部的示范推广应用情况。
张建峰高度肯定了东北苏打盐碱地分中心在盐碱地治理方面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技术成果。他表示,希望东北苏打盐碱地分中心持续深入、扎实推进苏打盐碱地前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及高效治理模式推广应用,希望通过盐碱地国创中心等平台,推动盐碱地三良一体化高效治理与综合利用大安模式写在全国盐碱地上。并通过汇聚各方力量,整合优势资源,形成更为系统、高效的技术体系,为我国盐碱地生态保护和高效利用探索提供更多新路径、新技术、新样板。
东北苏打盐碱地分中心杨昊谕正高级工程师、刘淼高级工程师等科研人员参与调研。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