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站为东北农大和黑大师生搭建教学实习平台
2025年6月,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和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的师生320人,先后4次赴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以下简称“海伦站”)开展年度教学实习。海伦站副站长郝翔翔与王守宇高级工程师全程接待并讲解。
实习期间,郝翔翔向师生们系统介绍了海伦站在黑土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农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监测等方面的科研进展,重点讲解了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肥沃耕层构建等关键技术成果。王守宇带领师生们实地参观了标准化土样储藏室、自动化气象观测场以及多个长期定位试验。在土样室,保存时间长达40年的黑土样本令师生们惊叹,直观体会到历史数据资料对生态研究的宝贵性和重要性;在田间试验区,不同施肥与管理模式下的作物长势对比,也向师生们生动诠释了科学管理对黑土生产力的影响。
本次实习突出实践操作环节。在站内技术人员指导下,学生分组开展了土壤硬度、作物叶面积和气象要素监测等实践操作。学生们亲手操作专业仪器、记录田间数据,这种理论结合实操的模式极大激发了他们的科研兴趣,尤其在对比不同处理区的土壤结构时,真切感受到科技创新对黑土地保护的支撑作用。
海伦站是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中唯一建立在黑土区的农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研究站,海伦站持续为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高水准实习平台。通过现场沉浸式学习,学生们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更深刻认识到黑土科研对国家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战略意义。参观实习的师生们一致认为,本次实习强化了专业认同感,也为未来投身农业生态的科学研究注入了兴趣和信心。
东北农业大学师生合影
黑龙江大学师生合影
海伦站工作人员带领学生参观试验田、介绍观测仪器的使用方法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