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重点专项项目工作推进会及技术模式现场观摩会
2025年8月22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重点专项项目工作推进会及技术模式现场观摩会在黑龙江绥化市海伦市顺利召开。
重点专项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李小军、乡村发展科技处副处长孙康泰,项目推荐部门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局农业科技办公室副研究员曾艳,海伦市副市长杨会玉,项目跟踪专家内蒙古农业大学高聚林教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魏丹研究员、沈阳农业大学汪景宽教授、东北农业大学张颖教授、吉林农业大学高强教授、黑龙江省农业环境与耕地保护站王云龙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周虎教授和东北地理所李秀军研究员莅临会议指导。项目牵头单位东北地理所李向楠副所长、李禄军副所长、刘俊杰所务委员、李鹤副主任、李娜副处长,以及项目和课题负责人等50余人参会,刘俊杰主持开幕式。
李向楠首先代表项目牵头单位致辞,感谢各位专家、各级领导对东北地理所多年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也恳请项目组专家对各项目的实施方案完善、重大科技成果产出、技术模式优化和示范区建设成效,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他表示作为项目牵头组织单位,将继续认真履行相关职责和义务,力争在项目中期检查和项目验收中取得优异成绩。
李小军代表主管部门发言,他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之年。他表示,农村中心作为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管理专业机构,会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科技委和农业农村部党组要求,认真做好项目的跟踪问效,凝练好专项成果,同时做好项目监督检查工作。李小军对东北地理所正在承担的专项项目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希望通过这些项目能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构建可推广、可复制的集成模式,全面提升我国黑土地保护的科技支撑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曾艳代表项目推荐单位指出,中国科学院长期以来特别关注黑土地保护利用,也将其作为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可持续攻关任务。东北地理所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各项目负责人一定要认真梳理任务书内容,加强重大成果凝练和提升,有组织的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落地,切实解决黑土地存在的瓶颈问题,确保技术留得住,可推广。
7个项目负责人逐一汇报了研究进展和下一步工作重点及示范区建设情况。专家组充分肯定了各项目所取得的阶段性研究进展,对每个项目实施方案、技术攻关难点和重大成果凝练等方面进行了点评,对项目未来工作计划也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要求各项目对标任务完成要求,加强重大成果凝练,做好各项技术模式的落地推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重要支撑。
现场技术观摩会,隋跃宇介绍了海伦农业生态系统国家站的长期耕作方式、种植制度、施肥管理等措施对黑土质量的影响和保护效果。邹文秀介绍了示范区黑土肥沃耕层构建技术、精准施肥和绿色病虫害防控、优良品种选育和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专家观摩了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提出项目执行中要充分考虑机理研究与阻控技术要充分融合,推动项目高质量实施和成果落地,为打造“国家级黑土地保护科技高地”贡献力量。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