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所况介绍
    • 机构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历史沿革
    • 园区风貌
  • 机构设置
    • 直属机构
    • 科研系统
      • 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 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遥感与地理信息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区域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管理系统
      • 党委办公室
        • 部门简介
      • 办公室
        • 部门简介
        • 制度文件
      • 科研计划处
        • 部门简介
        • 制度文件
      • 重大项目办公室
        • 部门简介
      • 人事教育处(研究生教育管理部)
        • 部门简介
        • 制度文件
      • 财务处
        • 部门简介
        • 常用信息
      • 条件保障处
        • 部门简介
        • 制度文件
      • 监督审计处
        • 部门简介
      • 农业技术中心综合办公室(含党办)
        • 部门简介
      • 农业技术中心科研计划与财务处
        • 部门简介
      • 农业技术中心人事教育处
        • 部门简介
    • 支撑系统
      • 学术期刊中心
      • 信息中心
      • 公共技术中心
    • 野外平台
      • 东北湿地观测研究网络
      • 东北农业监测网络
      • 长春净月潭遥感实验站
  • 人才建设
    • 院士
      • 院士
    • 国家基金委人才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
    • 院级人才
      • 关键技术人才及技术支撑人才
      • 王宽诚产研人才、区域发展青年学者
      • 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 部委人才
      • 农业农村部
      • 国家林草局
    • 兴土人才
      • 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类
      • 成果转化类
    • 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 支撑系统
      • 管理系统
    • 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 支撑系统
      • 管理系统
    • 中级专业技术人员
      • 支撑系统
      • 管理系统
    • 特别研究助理
      • 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黑土区农业生态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农业资源利用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盐碱地农业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遥感与地理信息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区域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博士后
      • 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黑土区农业生态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农业资源利用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盐碱地农业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遥感与地理信息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区域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表格下载
      • 流程
      • 进站
      • 中期
      • 出站
      • 其他
  • 科研成果
    • 概要
    • 获奖
    • 论文
    • 专著
    • 专利
    • 应用技术
    • 标准
  • 合作交流
    • 院地合作
    • 国际交流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招生信息
      • 招生简介
      • 博士招生信息
      • 博士招生目录
      • 硕士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目录
      • 推免硕士生及直博生招生信息
      • 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相
      • 硕士试题下载
    • 导师介绍
      • 博士导师
      • 学术型硕士导师
      • 专业型硕士导师
    • 研究生会
    • 管理制度
    • 表格下载
      • 招生用表格
      • 学籍用表格
      • 论文与学位用表格
      • 教师用表格
      • 毕业
      • 联合培养表格
      • 其它
  • 党群园地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 科普文章
    • 科普图片/视频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在线申请-公民
      • 在线申请-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预算决算
  • 新闻动态
    • 重要新闻
    • 综合新闻
    • 党群工作
    • 科研动态
    • 传媒扫描
  • 其他
    • 招聘启事
    • 通知公告
    • 学术报告
    • 联系我们
  • 重大项目管理
    • 基金项目
      • 项目一
      • 项目二
    • 973项目
      • 项目一
      • 项目二
    • 重点研发
      • 项目一
      • 项目二
      • 项目三
      • 东北典型退化湿地恢复与重建技术与示范
      • 项目五
      • 项目六
      • 项目七
      • 项目八
      • 黑土地耕地质量多尺度天空地立体监测技术与预警系统
      • 项目十
      • 黑土地农用土壤质量退化过程与阻控途径
      • 项目十二
      • 城市生物多样性提升技术与示范
      • 东北典型沼泽植物种源补给与种子萌发诱导技术与应用
      • 湿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风险评估及生态安全调控
      • 项目十六
      • 旱作黑土地保育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 黑土地土壤生物资源禀赋配置与生产功能协同提升技术研究与示范
      • 项目十九
      • 黑土区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景观构建关键技术
      • 东北黑土区典型除草剂高效消减与精准修复技术
    • 基础调查
      • 项目一
      • 项目二
  • 专栏
    • 文献资源
    • 分析测试部
    • 学术期刊
    • 数据中心
      •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黑土与湿地分中心
      • 东北亚资源环境大数据中心
      • 科学数据银行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科学数据社区
  • 专题
  • 快捷通道
  • 邮箱
  • ARP
  • 内网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农业技术中心
  • 中国科学院
  • 邮箱
  • ARP
  • 内网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农业技术中心
  • 中国科学院
  • 首 页
  • 所况介绍
    • 机构简介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设在东北地区的综合性地理学、农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机构和人才培养基地,于2002年由原中国科学院长春地...
      • 历任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历史沿革
      • 园区风貌
      现任领导
      • 姜明

        所长

      • 王宗明

        党委书记
        副所长

      • 项尚

        纪委书记

      • 李向楠

        副所长

      • 李禄军

        副所长

      所长致辞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于2002年3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由成立于1958年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和成立于1978年的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整合组建而成,是中国科学院设立在东北地区的综合性地理学、农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机构和人才培养基地,2002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序列...
  • 机构设置
    • 直属机构
      • 农业技术中心
      科研系统
      • 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 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遥感与地理信息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区域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管理系统
      • 党委办公室
      • 办公室
      • 科研计划处
      • 重大项目办公室
      • 人事教育处(研究生教育管理部)
      • 财务处
      • 条件保障处
      • 监督审计处
      • 农业技术中心综合办公室(含党办)
      • 农业技术中心科研计划与财务处
      • 农业技术中心人事教育处
      支撑系统
      • 信息中心
      • 学术期刊中心
      • 公共技术中心
      野外平台
      • 东北湿地观测研究网络
      • 东北农业监测网络
      • 长春净月潭遥感实验站
  • 人才建设
    • 概况
        东北地理所现有各类职工500余人,80%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历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7人,国家百千万、杰青、优青等国家级人才计划10余人,院级人才计划30余人。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首席科学家10余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60余人。
      • 院士
      • 国家基金委人才
      • 院级人才
      • 部委人才
      • 兴土人才
      • 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 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 中级专业技术人员
      • 特别研究助理
  • 科研成果
    • 概要
        60年的耕耘,东北地理所取得了累累的科研硕果。创建了我国湿地学科理论体系,揭示我国湿地形成与发育规律、土壤关键过程与生态功能,研发退化沼泽近自然综合恢复关键技术、湿地植被快速恢复技术和湿地苇-蟹/鱼-稻复合生态模式。阐明了黑土演化过程与驱动机制,揭示了黑土退化特征和肥力调控机理,研发了黑土地肥沃耕层构建关键技术、作物高光效新型种植模式、侵蚀黑土综合防治技术、合作研发了“梨树模式”等黑土保护与利用关键核心技术,支撑“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首次克隆了控制大豆开花期的最大位点基因E1以及控制大豆长青春期性状的经典基因J,在国际上率先建立大豆分子设计育种理论体系和最大容量的大豆突变体库;研发和...
      • 获奖
      • 论文
      • 专著
      • 专利
      • 应用技术
      • 标准
  • 合作交流
    • 院地合作
      • 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一行调研东北地理所并签署合作协议
      • 中铁十四局集团到东北地理所开展专题调研
      • 第十届全国玉米育种大会暨中科玉科企联合体年度工作会议在海南乐东县成功召开
      •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于小东一行调研东北地理所并签署合作协议
      • 兴安盟行政公署副盟长何伟利一行调研东北地理所
      • 东北地理所与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国际交流
      •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William R. Horwath教授来东北地理所访问交流
      • 姜明参加地球观测组织(GEO)2023年会议周及部长级峰会
      • 中国科学院国际杰出学者Damià Barceló教授访问东北地理所
      • 姜明率团访问俄罗斯远东地区科研机构
      • 俄罗斯联邦科学水稻中心一行到东北地理所开展合作交流
      • 中美土壤学会“快速进化中的黑土地科学”研讨会在长春顺利召开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东北地理所是1978年恢复学位制度后,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地理学、生态学和农业资源与环境四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 导师介绍

      • 研究生会

      • 管理制度

      招生信息
      • 招生简介
      • 博士招生信息
      • 博士招生目录
      • 硕士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目录
      • 推免硕士生及直博生招生信息
      • 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相
      • 硕士试题下载
      表格下载
      • 招生用表格
      • 学籍用表格
      • 论文与学位用表格
      • 教师用表格
      • 毕业
      • 联合培养表格
      • 其它
  • 党群园地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 东北地理所举办第十九届公众科学日活动
      • 童心探科学 筑梦新时代
      • 东北地理所举办“中国科学院科学节·2022”活动
      • 东北地理所举办第十八届公众科学日系列科普活动
      • 东北地理所举办中科院第四届科学节活动
      • 东北地理所举行中科院第十七届公众科学日活动
      科普文章
      • 【科学大院】达尔文眼中“人类最值得信赖的朋友”,现在的处境有多危险?
      • 【科学大院】2022年中国新补充10343个物种,其中最多的是……
      • 【科学大院】灌木“步步入侵”,草原“何去何从”
      • 【中科院之声】野火对于野草,是敌是友?
      • 【科学大院】亮如白昼的夜里,有些植物处境艰
      • 【科学大院】如何保护黑土?有一个“偷懒”的办法
      科普图片/视频
      • 【哔哩哔哩直播2023中科院跨年演讲】邹文秀:“龙江模式”——保护黑土地 共筑大粮仓
      • 关义新-“用好养好”东北黑土
  • 信息公开
    • 工作信息

      相关规定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年度报告

      • 2019年度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 2018年度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组织机构

      • 工作机构
      • 监督机构
      主动公开

      基本信息

      • 单位概况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发展规划

      规章制度

      • 机构管理
      • 科研活动管理
      • 人事教育管理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研究成果

      财政经费

      • 预算决算

      人事人才

      • 人才队伍
      • 招生与培养
      • 人才招聘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院地合作
      • 国际会议

      科学传播

      • 科普知识

      年度统计与出版物

      • 出版物
  • 首 页
  • 所况介绍
    • 机构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历史沿革
    • 园区风貌
  • 机构设置
    • 直属机构
    • 科研系统
      • 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 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遥感与地理信息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区域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管理系统
      • 党委办公室
        • 部门简介
      • 办公室
        • 部门简介
        • 制度文件
      • 科研计划处
        • 部门简介
        • 制度文件
      • 重大项目办公室
        • 部门简介
      • 人事教育处(研究生教育管理部)
        • 部门简介
        • 制度文件
      • 财务处
        • 部门简介
        • 常用信息
      • 条件保障处
        • 部门简介
        • 制度文件
      • 监督审计处
        • 部门简介
      • 农业技术中心综合办公室(含党办)
        • 部门简介
      • 农业技术中心科研计划与财务处
        • 部门简介
      • 农业技术中心人事教育处
        • 部门简介
    • 支撑系统
      • 信息中心
      • 学术期刊中心
      • 公共技术中心
    • 野外平台
      • 东北湿地观测研究网络
      • 东北农业监测网络
      • 长春净月潭遥感实验站
  • 人才建设
    • 院士
      • 院士
    • 国家基金委人才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
    • 院级人才
      • 关键技术人才及技术支撑人才
      • 王宽诚产研人才、区域发展青年学者
      • 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 部委人才
      • 农业农村部
      • 国家林草局
    • 兴土人才
      • 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类
      • 成果转化类
    • 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 支撑系统
      • 管理系统
    • 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 支撑系统
      • 管理系统
    • 中级专业技术人员
      • 支撑系统
      • 管理系统
    • 特别研究助理
      • 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黑土区农业生态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农业资源利用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盐碱地农业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遥感与地理信息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区域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博士后
      • 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黑土区农业生态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农业资源利用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盐碱地农业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遥感与地理信息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区域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表格下载
      • 流程
      • 进站
      • 中期
      • 出站
      • 其他
  • 科研成果
    • 概要
    • 获奖
    • 论文
    • 专著
    • 专利
    • 应用技术
    • 标准
  • 合作交流
    • 院地合作
    • 国际交流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招生信息
      • 招生简介
      • 博士招生信息
      • 博士招生目录
      • 硕士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目录
      • 推免硕士生及直博生招生信息
      • 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相
      • 硕士试题下载
    • 导师介绍
      • 博士导师
      • 学术型硕士导师
      • 专业型硕士导师
    • 研究生会
    • 管理制度
    • 表格下载
      • 招生用表格
      • 学籍用表格
      • 论文与学位用表格
      • 教师用表格
      • 毕业
      • 联合培养表格
      • 其它
  • 党群园地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 科普文章
    • 科普图片/视频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在线申请-公民
      • 在线申请-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预算决算
  1. 当前位置:首页    其他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第四届 黑土地保护利用国际会议(ICBS4)通知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lack Soils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ICBS4)

来源:科研计划处

来源:科研计划处   |  发布时间:2024-07-01   |  【 大  中  小 】

一、会议背景

  黑土地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和稳压器。2020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考察时强调:“东北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2023年7月20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2021年7月,中国科学院主动揭榜挂帅,设立了“黑土粮仓”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在农业农村部、科技部等相关部委支持下,充分发挥多学科体系化建制化优势,与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三省一区紧密合作,携手奋斗,取得了丰硕成果。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自2021年以来,黑土地保护利用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lack Soils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ICBS)已经连续举办三届,得到了世界主要黑土区国家和学术界的大力支持,已经成为全球黑土地前沿科学与先进技术交流的高端平台。为了继续凝聚国际智慧,创新黑土地保护利用的理论和技术,拟举办第四届黑土地保护利用国际会议(ICBS4)。本次会议由中国土壤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筹)承办,拟定于2024年7月21日—23日在吉林长春召开,并于会前组织系列野外考察和学术交流(7月18日—21日)。本次会议聚焦黑土地健康培育、黑土地产能提升、黑土地生态屏障、黑土地大数据挖掘等主题开展学术研讨。会议邀请了美国土壤学会理事长、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高级专员和国内外专家学者与会交流。旨在通过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和技术成果展示,提升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欢迎从事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科研单位、推广示范机构、大型合作社与相关企业同行参会。

二、会议组织

  主办单位:中国土壤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筹)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工程”办公室

  “国家农业重大科技项目”办公室

  学术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主席

  张佳宝 理事长、Michael L. Thompson 理事长

  学术委员会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Andrey Gontcharov、Ghazala Mustafa、Imran Khatri、Jun Murase、Khalid Saifullah Khan、Michael L. Thompson、Mohamed Said Abbas、Nonillon Aspe、Stephan Haefele、Steffen Kolb、Takeshi Watanabe、Yahya Kooch、Haitao Wang、Xiaobing Liu、Xia Zhu-Barker、曹晓风、佟玉欣;陈海华、褚海燕、黄迎新、贾仲君、姜明、冷国勇、李禄军、梁爱珍、廖晓勇、刘国华、刘焕军、宋显伟、田春杰、王超、曾昭海、张丽莉、张玉成、邹文秀、邹元春

  组织委员会:

  会议组织委员会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海华、褚海燕、黄迎新、贾仲君、姜明、冷国勇、李禄军、梁爱珍、廖晓勇、刘国华、刘焕军、宋显伟、田春杰、王超、曾昭海、张丽莉、张玉成、邹文秀、邹元春

三、会议主要活动(3个野外考察+3个小型研讨会+2天国际会议)

四、会议具体安排(按时间排序)

第四届 黑土地保护利用国际会议(ICBS4)

会议日程

会议内容

地点

7月21日全天

08:00-20:00:报到注册

华天酒店

7月22日全天

第四届 黑土地保护利用国际会议(ICBS4)

Section 1 黑土地健康培育Soil Health and Improvement

Section 2 黑土地产能提升Crop Yield and Sustainability

华天酒店

7月22日晚上

晚 宴

华天酒店

7月23日全天

第四届 黑土地保护利用国际会议(ICBS4)

Section 3 黑土地生态屏障Soil Ecological Protective Screen

Section 4 黑土地数据挖掘Soil Big Data Mining

华天酒店

7月23日晚上

会议结束,参会代表离会


会前野外考察和学术交流(7月18日-21日)

会议日程

会议内容

地点

7月18日下午

14:00-24:00:报到注册

麗枫酒店

7月19日全天

10:00-16:30:报到注册

地理所

7月19日上午

Field Trip-1: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

长春

7月19日下午

Workshop-1: 美国土壤学会理事长Thompson研讨会

地理所

7月20日全天

Field Trip-2: 百万亩黑土地保护利用示范基地野外考察

梨树县

7月20日晚上

Workshop-2: 学术研习会—优秀研究生英语论坛

梨树县

7月21日上午

Field Trip-3: 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科技成果参观

(万亩示范基地、黑土地保护利用研究院)

农安县

7月21日晚上

Workshop-3:大数据背景下的文献挖掘与期刊介绍

华天酒店

  (一)Field Trip-1: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

  出发地点:会议报到处(麗枫酒店)

  具体时间:7月19日08:30-11:30

  (二)Workshop-1:美国土壤学会理事长Thompson研讨会

  活动主持:任图生 教授

  会议地点: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综合楼六楼报告厅

  具体时间:7月19日14:00-16:30

  具体内容:中美黑土地保护利用先进经验与人才培养交流

  参加人员:Thompson教授的同事、学生及合作者

  (欢迎国内感兴趣的同行和研究生参加交流)

  (三)Field Trip-2:百万亩黑土地保护利用示范基地(梨树县)

  活动主持:张旭东 研究员、王贵满 站长、贾仲君 研究员

  出发地点:会议报到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综合楼前)

  具体细节:7月19日17:00出发前往梨树县,车程大约1.5小时

  7月19日晚上入住梨树县公共实训基地(农大实验站)

  7月20日上午参观高家保护性耕作试验基地

  7月20日下午参观梨树百万亩示范试验基地等

  7月20日晚上住宿(梨树县公共实训基地)

  活动目的: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参观“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玉米标准化基地核心区”,展示中国科

  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成果。

  (四)Workshop-2:学术研习会—优秀研究生英语论坛

  活动主持:尹小建 研究员

  会议地点:梨树县公共实训基地(农大实验站)

  具体时间:7月20日19:30-21:00

  具体内容:个人成长心得体会与学术成果交流(英文汇报,每人5分钟)

  (论坛设一、二、三等奖,由外国著名专家担任评委并颁发证书)

  参加人员:国内外著名专家及与会学生代表

  活动目的:旨在通过研究生与国际专家面对面交流,拓宽国际视野,促进青年学生更快成长。

  (五)Field Trip-3: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科技成果参观(农安县)

  活动主持:梁爱珍 研究员

  出发地点:梨树县公共实训基地(农大实验站)

  具体细节:7月21日08:00出发前往毕家店示范基地,车程大约1.5小时

  7月21日10:00-11:00参观毕家店示范基地

  7月21日11:00-11:30出发前往黑土地保护利用研究院

  7月21日11:30-12:30午餐

  7月21日12:30-14:00参观

  7月21日14:00-15:00返回酒店

  活动目的:参观黑土退化阻控与地力提升技术示范区,提升“黑土粮仓”科技成果国际影响力。

  (六)Workshop-3:大数据背景下的文献挖掘与期刊介绍

  活动主持:中国科学院文献中心相关业务领导

  会议地点:华天酒店

  具体时间:7月21日19:00-21:00

  具体内容: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介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挖掘

  期刊介绍(EEH、Pedosphere、SEL、CGS)

  参加人员:与会专家和研究生

  活动目的:新时代大数据背景下人工智能助力高水平科研的典范示例与期刊发展展望。

  (七)Conference第四届 黑土地保护利用国际会议(ICBS4)

  会议时间:7月22日-23日,全天

  会议地点:华天酒店

  会议内容:主要包括4个专题如下:

  Section 1 黑土地健康培育Soil Health and Improvement

  Section 2 黑土地产能提升Crop Yield and Sustainability

  Section 3 黑土地生态屏障Soil Ecological Protective Screen

  Section 4 黑土地数据挖掘Soil Big Data Mining

五、会议信息

  1、会议时间:2024年7月21—23日(7月18-21日会前考察交流)

  2、会议地点:长春华天大酒店(长春市绿园区景阳大路2288号)(国际会议)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Thompson 研讨会)

  梨树县公共实训基地农大试验站(优秀研究生英语论坛)

  3、住宿酒店:与会代表享受酒店协议价,现场办理入住时备注ICBS4参会,参会人员与酒店方结算住宿费用,并由酒店开具发票,合作酒店信息如下:

  (1)麗枫酒店-长春新区北湖龙翔广场店(吉林省长春市)

  酒店信息:商务房300元协议价(标间/大床,含早),豪华房280元协议价(标间/大床,含早)

  长春市二道区远达大街与贵州北路交汇处东南100米,电话:+86-0431-88911111

  (2)长春华天大酒店(吉林省长春市)

  酒店信息:商务房350元协议价(标间/大床,含早),豪华房440元协议价(标间/大床,含早)

  长春市绿园区景阳大路2288号,电话:+86-0431-81168888.+86-0431-87809999

  (3)梨树县公共实训基地(农大实验站)

  酒店信息:标间140元协议价(标间,含早)

  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奉化东大街农大实验站(054县道),电话:13630995558

六、交通路线

  本次会议不安排接送站,请各位参会代表自行前往。乘车路线如下:

  (1)麗枫酒店北湖龙翔广场店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约39公里)

  ①长春龙嘉国际机场-麗枫酒店北湖龙翔广场店乘坐出租车约需 150 元。

  ②高铁→长春火车站→轨道交通1号线→轨道交通8号线:长春龙嘉国际机场龙嘉站乘高铁到长春火车站,换乘轨道交通1号线(红嘴子-北环城路)到“北环城路站”下车,换乘轨道交通8号线(广通路方向)到“和安街站”下车,打车8元到达酒店。

  ③机场巴士3号线→轨道交通2号线→轨道交通1号线→轨道交通8号线: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乘机场巴士3号线到“东方广场站”下车,乘坐轨道交通2号线(汽车公园方向)到“解放大路站”下车,出站换乘轨道交通1号线(红嘴子-北环城路)到“北环城路站”下车,换乘轨道交通8号线(广通路方向)到“和安街站”下车,打车8元到达酒店。

  长春西站(约26公里)

  ①乘坐出租车约 70 元。

  ②长春西站出站后乘坐地铁2号线至“解放大路站”,出站换乘轨道交通1号线(红嘴子-北环城路)到“北环城路站”下车,换乘轨道交通8号线(广通路方向)到“和安街站”下车,打车8元到达酒店。

  长春站(约11公里)

  ①乘坐出租车约 40 元。

  ②长春站出站后乘坐轨道交通1号线(红嘴子-北环城路)到“北环城路站”下车,换乘轨道交通8号线(广通路方向)到“和安街站”下车,打车8元到达酒店。

  (2)长春华天大酒店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约30.4公里)

  ①高铁→长春火车站→轨道交通1号线→轨道交通2号线:长春龙嘉国际机场龙嘉站乘高铁到长春火车站,换乘轨道交通1号线(北环城路-红嘴子)到“解放大路站”下车,换乘轨道交通2号线(汽车公园方向)到“万福街站”下车(D口出),步行400米到酒店。长春火车站乘出租车到酒店约20元。

  ②机场巴士3号线→轨道交通2号线: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乘机场巴士3号线到“东方广场站”下车,换乘轨道交通2号线(汽车公园方向)到“万福街站”下车,步行400米到酒店。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乘出租车到酒店约120元。

  长春火车站(约7公里)

  轨道交通1号线→轨道交通2号线:长春火车站乘轨道交通1号线(北环城路-红嘴子)到“解放大路站”下车,换乘轨道交通2号线(汽车公园方向)到“万福街站”下车(D口出),步行400米到酒店。长春火车站乘出租车到酒店约20元。

  长春西站(约7公里)

  轨道交通2号线:长春西站乘轨道交通2号线(东方广场方向)到“万福街站”下车(D口出),步行400米到酒店。长春西站乘出租车到酒店约20元。

七、会议展位

  会议提供如下宣传展示渠道:

  1. 将公司广告页编入会议手册(限1页);

  2. 提供现场宣传展台;

  3. 提供会议注册包;

  具体信息请与会务组工作人员联系或发邮件至会务邮箱咨询。

八、会务组联系方式

  马晶晶:13174443280;Email:majingjing@iga.ac.cn(会务总负责人)

  程雪松:15584293450;Email:chengxuesong@iga.ac.cn(交通信息)

  李双翼:18943929592;Email:lishuangyi@iga.ac.cn(食宿信息、会议展览)

  孙  雨:13153537662;Email:sunyu08@iga.ac.cn(会务组织)

  张  旸:18622060052;Email:zhangyang @iga.ac.cn(会务组织)

  周健颖:15764338381;Email:zhoujianying@iga.ac.cn(会务组织)

九、会议注册及费用

  请通过下方二维码报名,并于2024年7月15日前提交注册信息。

  会议收取的会务费用作为会议材料、场地租用、餐饮等。本次会议不接受现场缴费。

  收费标准如下:教师代表1500元/人,研究生代表1000元/人。

  交费时请务必备注“ICBS4-姓名-单位”。可通过电子汇款的方式进行交费,具体信息如下:

  (1)户名:吉林省国翔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2)账号:2205 0131 0042 0000 0173

  (3)开户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春西环城路支行

  (4)开户行号:105241001050

  (5)纳税人识别号:9122 0106 MA84 J9BK 78

  注:本次活动提供正规电子发票,提交注册信息时请写明发票抬头和税号并选择好开票内容。

十、报告安排

  (一)ICBS4-7月22日  

汇报人

工作单位

报告题目

Prof. Yongguan Zhu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BD

Prof. Michael L. Thompson

Department of Agronomy,Iowa State University;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Grand Challenge in Black Soil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Prof. Steffen Kolb

Leibniz Centre for Agricultural Landscape Research,Humboldt-University of Berlin.

TBD

Prof. Andrey Gontcharov

Federal Scientific Center of the East Asia Terrestrial Biodiversity,Far Eastern Branch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Unified National System for Monitoring Climatically Active Substances(terrestrial ecosystems)

Prof. Stephan M. Haefele

Rothamsted Research

TBD

Prof. Haitao Wang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Center for Functional Genomics of Microbes,University of Greifswald

TBD

Prof. Yuxing Tong

Land and Water Officer,Global Soil Partnership,Land and Water Division (NSL),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

TBD

Prof. Takeshi Watanabe

Graduate School of Bioagricultural Sciences,Nagoya University

TBD

Prof. Jun Murase

Graduate School of Bioagricultural Sciences,Nagoya University

TBD

Prof. Mohamed Said Abbas

Agronomy and Crop Science at Cairo University;Isiting Scientist (Prof.),The Universit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UCAS)

Nano-proteomics for stress resilience and nutritional enhancement of future crops

Prof. Yahya Kooch

Department of Rangeland,Tarbiat Modares University

TBD

Prof. Nonillon Aspe

Mindanao State University at Naawan

TBD

Prof. Imran Khatri

Sindh Agriculture University

TBD

Prof. Ghazala Mustafa

Quaid-i-Azam University

TBD

Prof. Khalid Saifullah Khan

PMAS Arid Agriculture University Rawalpindi

Soil Oraganic Carbon Management for Ecosystem Functioning

  (二)ICBS4-7月23日

  本次大会报告采取代表自愿报名和大会学术委员会评选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大会报告申请者提供报告摘要(含报告题目、个人信息、摘要全文),中、英文各一份,大会报告时间为15分钟,申请者请于2024年7月10日前将会议论文摘要发至邮箱hanbing@iga.ac.cn。

  (三)Workshop-2学术研习会—优秀研究生论坛征文

  为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提升研究生在前沿领域开展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会议特组织优秀研究生论坛,论坛由国外专家评选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要求研究生英文汇报5分钟,提交报告摘要(含报告题目、个人信息、摘要全文),中、英文各一份,2024年7月10日前将会议论文摘要发至邮箱hanbing@iga.ac.cn。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吉ICP备05002032号-1 吉公网安备22017302000214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北区盛北大街4888号 邮编:130102
电话:+86 431 85542266 传真:+86 431 85542298 Email:iga@iga.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