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创新文化 > 创新文库
野外实验基地及台站参访心得
2011-11-09 | 来源: |【

  2011年9月7-8日,在所领导的带领下,机关新入所人员到梨树、长岭、大安三个野外试验基地及台站进行了参访学习。

  梨树位于松辽平原腹地的黄金玉米带上,近些年来,掠夺式生产、耕作方法不科学、施肥不合理等原因导致土地退化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土地生产能力逐年下降。

  关义新研究员利用玉米杂交,自交等技术,培育出形状更优良的玉米新品种。

  我所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吉林省土壤肥料总站、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联合研究作物秸秆覆盖作用为切入点,总结出了以免耕、少耕和秸秆覆盖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这种技术关键是:

  1、不起垄。改清理、焚烧地表秸秆为秸秆覆盖还田,改多次对土壤进行耕作为免耕。

  2、秸秆覆盖还田。即在收获作业时将秸秆均匀的覆盖在耕地表面。

  3、免耕播种。即在有玉米秸秆覆盖情况下使用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一次进完成施肥、播种、覆土。

  这一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不但培育了地力肥力,还大大降低了成本,同时降低了犁底层。

  长岭草地农牧生态研究站位于东北农牧交错带的东端,植被以羊草草原分布最广。

  1、长岭站采取以沙土覆盖盐碱地,分覆盖厚度不同进行试验的办法。分别在盐碱地上覆盖10-50CM不同的沙土,种植苜蓿、玉米、向日葵等植物,以其产量不同比较其优劣。

  2、畜牧业方面。计划在划定的区域内种植羊草,分别采取放牧与不放牧相对比的方法,以寻求其差异。

  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位于大安市, 试验区位于松嫩平原盐碱地腹部,属中重度苏打盐碱地典型代表区域。大安站以东北松嫩平原苏打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盐渍土养分、水稻抗逆品种选育、盐碱地综合治理等方面研究,为治理、改良、开发和利用盐碱地资源提供科技支撑。 

  1、苏打盐渍土养分管理。通过长期定位试验观测苏打盐渍土引水种稻后的土壤肥力变化,深入探讨土壤盐分、水分与土壤元素有效性之间的关系,揭示土壤水盐、水肥以及盐肥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苏打盐渍土土壤养分高效管理体系,为发挥盐碱地生产力和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2、盐碱地水稻生态育种栽培。利用单交、复交、多父本授粉、外源DNA导入等方法,进行耐盐碱水稻品种的选育,目标是培育出适合吉林省西部生态环境的高产、优质、多抗的水稻新品种。

  3、盐碱地综合治理技术。主要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生物改良、水利工程、化学改良剂等方法对典型盐碱化土壤的综合治理效果。在盐碱化程度较重的试验区,以羊草移栽为关键技术措施,实现羊草植被恢复,达到盐碱地生物改良的目的。

  4、建立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水土气生数据库。长期定点记录典型盐碱土壤水分、水位、水质、盐碱地水田蒸散等水盐运动数据。

  目前大安站已培育出水稻新品种“东稻1、2、3、4号”, 其中“东稻4号”在北方稻作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粳稻发展论坛水稻超高产品种喜获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评一等奖,更有梁正伟研究员的“重度苏打盐碱地顶级植被快速恢复核心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在201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通过对以上几个野外实验基地及台站的走访、观察、学习,我深刻地体会到科研人员一线工作的辛苦。他们生活条件艰苦,工作环境恶劣,相应吃、住条件都较差,还要长年与盐碱地、试验田打交道,顶着酷暑,风吹雨淋,与大自然进行争斗。

  相比之下,我感觉到自己的学习与工作环境的优越,对于工作有了更大的积极性。在强化自己工作热情的同时,也增强了相应的服务意识。财务工作不仅仅是正确反映所里各课题的财务状况,还有相当大一部分职责是服务。对于从野外台站回所的科研工作人员,我们不但服务态度要热情,在流程上给予简化,而且在时间上也要给予最短化,高效、充分、合理地满足他们的需要。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在野外工作得更有信心,更有成效。

  工作两年就有机会到野外台站学习,我感到十分荣幸,是所领导给予了我们这样机会,让我们能近距离的与工作在第一线的研究人员有了亲密的接触,让我们对研究所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为自己今后的工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这次学习活动,也充分地体现出所领导对于我们这些年轻同志的殷切期望,让我们在理解一线科研人员工作状况的同时,加快成长,早日承担起更多、更难的工作。

(作者:财务管理处 姜敏)

 
  附件下载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北区盛北大街4888号 
邮编:130102 电话: +86 431 85542266
Email: iga@iga.ac.cn 传真: +86 431 85542298
Copyright(2002-202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吉ICP备05002032号-1
吉公网安备220173020002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