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箱
  • ARP
  • 内网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农业技术中心
  • 中国科学院
  • 邮箱
  • ARP
  • 内网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农业技术中心
  • 中国科学院
  1. 当前位置:首页    重大项目管理    重点研发    东北典型沼泽植物种源补给与种子萌发诱导技术与应用    亮点成果
亮点成果

项目组在扁秆荆三棱球茎移栽及种群快速恢复技术研发领域取得进展

来源:

来源:   |  发布时间:2025-08-19   |  【 大  中  小 】

  扁秆荆三棱作为国家一级保护物种白鹤的核心食源,其沼泽生境正严重萎缩,在生存与恢复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难题。

  项目组针对性研发了球茎包衣技术,通过采用 10⁶ CFU/mL 枯草芽孢杆菌、0.1%硼肥与0.1%赤霉素混合而成的包衣剂处理球茎,使球茎萌发率从 45% 大幅提升至95%以上,提升率111%,同时种群扩繁速率从 7.0个/株提高到 8.5 个/株,提升率为21%。在环境调控技术上,通过采用行株距 20×15 厘米沟植、覆土 3-5 厘米、初期控水(淹水<5厘米)并进行15-20天精准保湿的方法,实现了单株分蘖≥8个、球茎鲜重≥15克、根系长度≥20厘米的良好效果。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当年植被盖度便达到了45%。

  该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生态安全方面,球茎产量的提升直接保障了白鹤迁徙过程中的食源安全,有助于缓解人鹤冲突,且适用于松嫩平原退化湿地、盐碱滩涂等原生境的恢复。在经济性上,其恢复成本仅为 1.3万元/公顷,相比传统球茎移栽方法降低成本30%以上,同时包衣剂原料价格低廉且容易获取,适合进行大规模推广。在战略意义上,该技术已被纳入《东北森林带生态修复规划》“湿地保护恢复工程” 技术库,践行了《湿地保护法》中“恢复原生食物链”的要求。

图1 扁秆荆三棱沼泽优势种群快速定植与扩繁技术流程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吉ICP备05002032号-1 吉公网安备22017302000214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北区盛北大街4888号 邮编:130102
电话:+86 431 85542266 传真:+86 431 85542298 Email:iga@iga.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