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理所在中国滨海养殖池排蓄水动态对近海水质的影响方面取得进展
滨海养殖池是海岸带生态系统和全球粮食生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及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然而,滨海养殖池的快速扩张及其季节性排水引发了近海海域水质严重恶化,对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已有研究缺乏对中国国家尺度滨海养殖池排蓄水周期的动态监测及其对近海水质影响的系统性解析,限制了我国海岸带生态保育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面向以上科学问题,东北地理所湿地遥感研究团队集成应用时序HLS影像和Sentinel-1 SAR 数据,对 2017–2022 年中国滨海养殖池的排蓄水动态进行了全国尺度的精准监测,并进一步定量分析了养殖池分布与排蓄水周期对近海6个水质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滨海养殖池排蓄水时段存在显著时空分异特征,2017–2022 年间的年际分析显示排水模式出现显著延迟。滨海养殖池面积与叶绿素a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且相关性随离岸距离减小而逐渐增强。排水期间近海水质参数呈现明显峰值,其峰值出现时间与年际排水动态具有一致性。
图1. 中国滨海养殖池排水期的空间变化
图2. 中国滨海养殖池面积与水质之间的空间相关性
该研究从国家尺度揭示了中国滨海养殖池排蓄水的时空动态变化,并从滨海养殖池空间分布和排水动态两个角度,定量解析了滨海养殖池对近海水质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不仅可服务于海岸带渔业可持续发展,还可为保障海洋生态安全提供科学支撑。
研究成果近期在线发表于遥感领域国际重要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一区top,IF = 8.6)。研究由王颖聪博士生(第一作者)、毛德华研究员(通讯作者)、王宗明研究员等共同完成。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和区域联合基金(42222103,U23A2008,42401458)、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项目(2017277)和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青年科学家小组项目(2022QNXZ03)的共同资助。
论文信息:Wang,Y.,Wang,D.,Shi,X.,Wang,Z.,Song,K.,Mao,D.*,2025. Impacts of coastal aquaculture pond distribution and drainage variations on offshore water quality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143,104858.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ag.2025.104858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