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生态系统观测与模拟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2025年7月12日,跨境生态系统观测与模拟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理学会陆地地表综合观测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黑龙江省密山市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地理学会陆地地表综合观测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龙江兴凯湖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承办,上海长三角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长白山湿地与生态吉林省联合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地理学会协办。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副主任、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原副司长郭志伟,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黑龙江兴凯湖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姜明,陆地地表综合观测委员会主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高峻,陆地地表综合观测委员会副秘书长刘睿出席会议。
高峻、姜明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姜明所长代表研究所和兴凯湖站对各位参会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感谢。姜明所长指出地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综合观测,作为理解陆地表层过程的重要手段,综合观测对于推动陆地表层系统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促进跨境科研合作,搭建跨国界、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特此在中俄界湖兴凯湖举行年会。
大会以“跨境生态系统观测与模拟”为主题,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国内众多科研机构、高校的专家学者及相关领域学生,聚焦跨境生态系统的前沿研究与实践,为推动区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
主旨报告环节,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副主任、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原副司长郭志伟汇报了对国家野外站建设发展和体系构建的再认识,从观测站的定义到基础观测内容再到观测领域的深入研究进行了一个全面梳理和多年发展的再认识,对观测站未来的研究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高峻教授对陆地地表综合观测展望作出汇报,陆地地表综合观测委员会是对工作者学术交流、推动多学科交叉发展、推广科技成果与数据共享、促进国际合作以及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等,并对委员会未来工作发展作出详细介绍。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周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王世金研究员、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王辉院长、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邹元春研究员就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负责的观测站观测内容进行了分享。
本次会议新增设了陆地地表综合观测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陆地地表综合观测新思路、新行动和新愿景各抒己见,展开了多维度、深层次的探讨和交流,现场讨论热烈、学术氛围活跃。
本次研讨会为陆地地表综合观测领域凝聚了共识,也为后续的观测和科研发展指明了方向,将进一步推动生态系统观测从理论探索向实际行动的转化,为守护地球生命共同体提供坚实的科学支撑。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