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仲礼副院长
视察东北地理所
丁仲礼副院长视察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讲话.doc
8月13日至16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来到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进行调研并重点对东北地理所湿地重点实验室和湿地野外台站建设进行考察。 13日上午,丁仲礼副院长在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与领导班子和科研骨干进行了座谈。所长何兴元就该所主要工作进展进行了汇报。汇报指出,一年多来,该所在团结奋斗的领导班子带领下,首先开展了研究所发展战略研究,进一步明确了研究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在学科建设方面,建立了中科院湿地生态研究重点实验室,凝练了学科目标,调整了学科布局,设立了26个学科组;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引进“杰出人才”一人,新招聘青年科研和管理人员38人。在项目争取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争取经费总额超过1亿元,主要包括科技部重大支撑项目1项,实现了东北地理所零的突破;争取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两项,“面上”及“青年基金”项目24项;“973”项目课题两项,以及中科院水项目群、东北农业项目群、重要方向性项目以及多项国际和地方重要项目等。 在听取汇报后,丁仲礼副院长对该所一年来的可喜变化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研究所在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进入了和谐奋进的崭新状态,在研究所发展战略研究、学科优化布局、人才队伍建设、科研经费争取和规章制度与文化建设等方面都有了大发展。
他指出,东北地理所要深刻理解研究所战略定位,要从国家战略需求中凝练核心科学问题,为东北区域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他从四个层次系统指出了东北地理所能力建设所需要做的工作,首先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其次是要面向国家需求,针对东北区域发展凝练出核心科学问题;第三是针对具体的核心科学问题,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最后是要加强解决科学问题的执行能力和集成能力。丁仲礼希望,东北地理所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继续保持目前的良好发展态势,加强人才建设和学科建设。他表示,在此方面,院里会大力支持和帮助东北地理所解决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对于东北地理所这样有特殊区域作用的研究所,院里在各方面政策上要适当倾斜,促进研究所更好更快地发展。 湿地科学研究一直是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特色和优势学科,该所是中国科学院湿地研究中心挂靠单位。50多年来,东北地理所在湿地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湿地人才培养等方面一直在国内起到引领作用,为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东北地区水土资源配置、国家千亿斤粮食增产计划等国家战略需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但是,目前研究所湿地研究平台建设还相对落后,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在去年刚迈入中科院重点实验室行列,未来发展面临严峻的竞争与挑战。因此,在本次调研中,丁仲礼十分关心该学科的发展,他指出,研究所必须大力加强湿地研究平台建设,提升湿地研究水平,巩固其在国内的引领地位及在国际上的优势地位,在强化湿地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同时,完善湿地研究野外平台建设。 座谈会结束后,他为中国科学院湿地研究中心和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揭牌。随后,开始了为期3天的东北湿地考察,并出席了中国科学院东北地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兴凯湖湿地生态研究站揭牌仪式。
此前,丁仲礼副院长曾几次来到东北地理所考察时都指出,要在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试验站基础上,加强湿地监测研究网络野外平台建设。因此东北地理所从去年就积极筹划建设覆盖东北地区典型湿地类型的湿地监测网络,以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试验站为中心,增设兴凯湖湖滨湿地、大兴安岭山地沼泽、盘锦滨海湿地监测站点,采取了与地方共建方式,目前这3个新增监测站点的建设工作均进展顺利。 据了解,兴凯湖是中俄两国界湖,面积达4300多平方公里,其类型属于构造湖,湿地面积广大,已经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是开展湖滨沼泽湿地研究的典型场所。鉴于兴凯湖湿地的突出重要性,2008年东北地理所与鸡西市政府签订了“关于共建兴凯湖自然保护区湿地观测站的协议”,率先开展对兴凯湖湿地的观测与系统科学研究。8月15日下午,丁仲礼副院长来到兴凯湖湿地,在鸡西市副市长矫健等地方领导的陪同下,首先考察了兴凯湖小湖区。矫健向丁仲礼介绍了鸡西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特别是小兴凯湖对鸡西市农业发展、水资源保障、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丁仲礼强调,一定要处理好小兴凯湖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特别是要加强湿地科学基础研究,做到科学保护,科学开发,科学管理。
8月16日上午,鸡西市委、市政府在兴凯湖自然保护区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与黑龙江省鸡西市合作共建的“中国科学院兴凯湖湿地生态研究站”举行了庄严而又简朴的揭牌仪式。丁仲礼副院长和鸡西市委书记王兆力共同为该站揭牌。
丁仲礼副院长在揭牌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兴凯湖湿地是国际重要湿地,已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天然的物种基因库,保护兴凯湖湿地,开展湿地生态系统研究,对于湿地资源保护、合理利用,对于地方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兴凯湖湿地生态站的建立,为中国科学院在兴凯湖湿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研究、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搭建了平台,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对该区的湿地研究水平,为争取国家及地方项目,为地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国家需求提供理论支撑。特别是兴凯湖作为中俄两国界湖,在此开展监测,也为中俄两国科研合作提供良好的人力、技术及数据平台。
他强调,通过中国科学院与鸡西市地方政府的合作,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与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体开展湿地监测活动,针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有关湿地生态环境和湿地生态学中的科学问题,开展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的长期动态监测及系列科学研究,为湖滨湿地生态系统积累长期定位监测和基础科学数据。他希望广大科研人员要从地方需求中凝练科学问题,大力开展示范研究,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他还特别强调了兴凯湖湿地站的科学价值和国际意义,他指出,中科院有必要提升该站地位,与其它站点一起统筹规划,加大投入,与院里有关部门研究,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科研仪器设备配置,使兴凯湖湿地生态研究站成为湖滨湿地生态系统监测技术试验示范、国际科技合作研究与人才培训基地。 在简短的揭牌仪式后,丁仲礼副院长一行又考察了兴凯湖博物馆并进一步考察了兴凯湖大湖区(中俄界湖)。丁仲礼副院长详细询问了兴凯湖水文和水环境变化情况,并强调,一定要保护好兴凯湖周边地区及主要汇入河流流域的生态环境,加强与俄罗斯方面的合作研究,把兴凯湖作为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湿地过程研究的重点区域。 参加揭牌仪式和湿地考察的人员还有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何兴元、所党委书记胡乃泽,鸡西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王兆力,鸡西市副市长、黑龙江省兴凯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矫健,鸡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局局长王旭,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郑野岩,黑龙江省兴凯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崔长杰等专家和领导。 丁仲礼副院长在此次考察期间,对一年多来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要求东北地理所要围绕“两个面向”,强化学科特色和优势,服务东北区域发展,要下大力气加强湿地重点实验室建设和湿地野外台站网络建设,打造国际一流湿地研究平台。他的讲话使所班子和全体科研人员倍受鼓舞和鞭策,同时深感责任重大,全所上下决心一定不负使命,努力拼搏,扎实推进研究所的创新发展。 |
附件下载: